广义上讲,自然界的动物们性别基本都是朴实的非公即母。

动物园里的长颈鹿大抵不会站起来指着你嚷嚷:“你竟敢假定我的性别?!”——动物们要么是生殖细胞小的雄性,要么是生殖细胞较大的雌性。这些公公母母们呀,一到繁殖季就会猩猩吸猩猩,情不能自已,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的不可描述行为制造下一代。

不过时不时的自然母亲也会玩点不一样的来换换口味,这一回,她老人家整出了一只特立独行的蜂。沿着它身体中线被整齐分开的身体,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别。

这种情况叫做雌雄同体,而这也是这种来自美洲中南部的夜行蜂头一次以这种姿态在科学家们面前亮相。

这只蜂身体的左半部在生理学上被判断为雄性,这半边的脸上长了个精致的小下颚,头顶上戳着一根纤长的触须,细细的小后腿儿上只长着稀疏的毛毛——按人类的标准来说,十分没有男子气概。

而右半边的模样那就雄壮多了,触角更短,下颚上突出的大獠牙凸显存在感,粗壮的后腿上也长满了狂野的腿毛,很有蜂群社会作为母系氏族,妇女要顶半边天那味儿。

不过,这种雌雄同体现象从整体上看其实并不少见,科学家们在至少140种蜂类群体里都发现了这样的个体,蝴蝶里也有,鸟类里也找见过,连甲壳纲动物里也有哦,就是哺乳动物里目前还没人见过......其实光想想已经够吓人了吧。

不过,至少对蜂类而言,这种个体大多都是以尸体的形式呈现在人类眼前的,比如出现在博物馆里,引得我辈惊叹罢了。

所以这一回,来自康乃尔大学的昆虫学家艾琳·克里奇斯基就领着一帮研究人员跑到了史密森热带研究所,在那里他们趁热打铁展开了对夜行蜂昼夜节律的研究,用的是来自巴拿马的巴罗·科罗拉多岛上雨林的那只活阴阳蜂。

毕竟机会得抓紧,大运没法天天撞——雌雄同体的个体已经很少见,更别说还是活的了,对它的研究能帮助我们对这些迷人儿昆虫的认识更上一层楼。

“研究这种雌雄同体的现象也许能为解明个体特殊形态特征的演化方式提供启迪,譬如雌蜂在形态学上雄性化的原因,又譬如这种经过改变的外形对昆虫在其社会中地位的影响,抑或是产生了新的繁殖方式。”研究者们在自己的论文中写道。(这段翻译存疑,我非专业人士,这几句话译的我非常痛苦,仅供看个乐呵。)

其实目前人类已经对几种蜂的雌雄同体个体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说2018年就有一项研究,部分揭示了蜜蜂种群中此类个体诞生的过程:

要说起来,膜翅目的昆虫——蜂啊蚂蚁啊蝴蝶啊都在此类,其实他们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挺像。如果这颗卵是受精卵,那就孵出来雌性。要是没受精,那孵出来就是雄性。但是2018年那项研究表明,如果有来自第三者,甚至第四者的精子,进入了已经受精的卵(听起来蛮刺激的嗷),卵就有可能开始分化,产生雄性组织,最终成为雌雄同体。

除艾琳外另有数个研究项目已经开始关注雌雄同体蜂与其他正常蜂在筑巢习惯和求爱方式上的不同处了。而艾琳的小组研究的是能够同步种群行为与外界环境交互模式的“昼夜节律”,他们也打算观察下雌雄同体蜂的昼夜节律是否与普通蜂有所不同。

在经过了长达四天的尾行之后,他们发现雌雄同体蜂和普通蜂比起来,起床会早一点。然而它一天中最活跃的时间段会与正常雌蜂比较相近。

就这发现本身而言,那实在说不上是什么重大进展。这可能意味着雌雄同体蜂的大脑已经混淆了不同性别特定的化学信号,而且无法把这两种信号整合为一。然而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只蜂就是有些特立独行,和它特殊的性别没关系。

但这多少算是个从无到有的发现,如果研究者们将来能找到更多的此类个体,至少他们能知道从哪着手开始。

“对于结果咱们必须要注意,我们手上就这一个样本。”研究者们这么写道,

“要想更好的了解夜行蜂这一物种中性别差异对昼夜节律的影响,要想弄明白雌雄同体蜂两边都靠不上的奇异行为模式,我们还得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行。”

研究结果发在《鞘翅目研究周刊》上。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Crestfallen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8)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