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伊朗的命根子,贡献了伊朗GDP的11%,全国20%的劳动力分布在农业。伊朗降雨量偏低,而且分布不均,降雨主要分布在冬春两季,夏季漫长且干旱,这就是雨热不同期的问题。冬春潮得难受,夏天该躁动了,生长的季节你不给我降水。要说还是咱中国,雨热同期,炎黄甄选。

面对先天地理气候短板,辣里的棱没有坐以待毙,辣里的棱想生存,辣里的棱凭借山多的优势,嘿,修了不少大型水坝。这说明辣里的棱珍视水资源。早在3000多年前,辣里的棱就修建了现在被称为坎儿井的引水暗渠,将山区地下水引入人类定居点,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蒸发。

阿契美尼德王朝为了鼓励民间修建坎儿井,特许修建者的五代子孙都能从他们修建的坎儿井获益,相当于子孙五代都能收水税。前人修渠,后人收税。19世纪60年代的瓦基拉巴德坎儿井记录可以看出,当时这座坎儿井被三个股东持有,随着股份不断在子孙中传递,股份也被越分越细,有个小股东,每12天才能使用坎儿井30秒。

坎儿井大规模普及,推动了新的人类定居点在全国扩散,还让全国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种植粮食作物。

除了坎儿井,当时的人们还修建了水坝、地下蓄水池,甚至是地下冰窖!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深井逐渐取代坎儿井,但是超规模开采地下水透支了地下水资源。深井热很快被叫停。

现代水坝是在两伊战争后大量出现在伊朗的,截至2024年,伊朗全国有超过1330座水坝,这里面在运营的越有180座。相比,咱们国家同时期统计在目水坝约9.4万座。

据统计,伊朗人均分配到的水资源仅有1000多立方米(世界平均水平是9000)。伊朗还和伊拉克争夺阿拉伯河的归属,这事儿在2014年才基本达成共识。

水在伊朗非常宝贵,俗话说开源节流,一方面要保障水源,另一方面也要省着点。伊朗近年来和全球多国保持联系,在污水处理、雨水收集、湿地保护、水质检测等领域开展合作。

说了这么多,我知道老哥哥老姐姐们又看不下去了,所以我就


王摸鱼夏款T恤第二波发布,有粉色和无图速干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