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小坨:美国故事 – 基础设施
jolreal @ 2008.10.03 , 10:06 下午[-]
在翻译这篇文章的之前很巧,看到梁文道的一篇文章(貌似Sina的blog并不属于文道)里面这么一句:“(马克·葛斯坦的着作(Marc Gerstein)《调戏灾难》(Flirting With Disaster)中)从安达信会计师行的垮臺,美军打下自己两架直升机,一直到切尔诺贝尔核电厂的事故,他总结出一条原则:几乎所有的灾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就算天灾也不例外,而且越大的天灾就越能预防。”
而这篇文章也和这个主题有点关系,文章中的数据和“事实”均为美国版,由于中美制度的差别,是不能照搬到我国。
新奥尔良的惨剧,密西西比I-35大桥的倒塌,让美国人民开始反思美国的基础设施,这通常包含了道路,桥梁,港口,机场,水利系统等等等等。似乎,事实总是可怕的,美国工程团体给美国基础建设给出的评价是接近不及格,或者说,D。
根据这份报告,美国590750座桥梁中百分之30是“有设计缺陷或功能缺失”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20年每年90亿美金。另外,不安全的大坝数目增长了33%,达到了3500座。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投入只有所需的百分之十。过时的废水处理系统每年向地表水排放数十亿加仑的未处理废水。政府提供的资金甚至连维持目前糟糕的现状都很难。
也有政客在这方面作为政治筹码,史瓦兴格向加州的选民承诺了200亿美金的基础交通建设费,并和宾夕法尼亚州长,纽约市长组成了一个名为“建设美国的未来”的两党小组。另外一个“交通改革小组”则由其他政治名人出演,Dick Gephardt, Barry McCaffrey。另外还有Goldman Sachs。
说到Goldman Sachs,他还与澳洲投行一并进行着新形态的政府借贷 - 即私有的收费高速路。(比如芝加哥的Skyway,印第安纳Tollway,还有墨尔本的Citylink)
最后不得不说的还有“不及格”的基础设施带来的数字化损失,在2005年油价没有超过100美元一桶的时候,每一位美国驾驶员损失相当710美金的时间和汽油。2007年美国民航总计延迟一百七十万小时。而将美国的所有公立学校的建筑质量提升为“优”需要逾两千五百亿美元。
这些数字都会随着人口和经济增长而提高。
相比美国政府,中国政府的动作可谓很大了。引用经济学人的报道,中国将在2006-2010年在铁路上投入2000亿(没有标注币种,应该是美金),此外中国的非城市区域在未来12年建设叁十万公里的高速公路。(还记得当年戈尔那个《不可忽视的真相》吗?中国的汽车标准的都比美国要严格了啊,似乎这样美国人就马上觉得他们的确没有做好)。
除去对现状的担忧,未来也并不光明,2001的改革(遗产税,资本收益等)降低了政府收入。出去投入,对于现有设施管理也同样重要。(相比起来中国的建设,美国更多的是维护)
(也许情况不能照搬,但是态度应该跟上,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笑话美国/其他国家是因为他们进行了研究学习,并且社会各个阶层都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PREV : 利用仿生学原理让假肢产生触觉
NEXT : 喜欢秋天的人有哪些相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