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010-82951332 全国各地心理危机干预热线:http://anseeing.com/hotlines/
上一页 58 57 [56] 55 54 下一页
命运可能存在,有些时候穷尽努力,只能改变局面,不能改变结果
现阶段还是不要过分相信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虽然理论上是安全的,但实际上路面车况还是复杂多变,人类本身就会犯错,你怎么可能指望一个不完美的个体能够制造出完美的东西呢?
有个应用早晨直接被我薅了10元羊毛,我2元1次薅的,吓得我赶紧卸载了。
早上迷迷糊糊醒来, 一看表05分了啊, 还差5分钟闹铃, 起来吧, 迷迷糊糊的洗漱完, 下楼, 纳闷今天出门天怎么这么黑, 阴天也不至于这么黑啊 一看表, 比平时早起来一个小时… 又回去玩了一个小时游戏才出门, 现在在公司坐着困的不行
醒来坐在床头,莫名其妙的想哭,想流泪。
我发现碰见那些名字认识但关系一般的人问我一些复杂或者私密的事的时候,我有时候直接用简单粗暴甚至不符合常理的回答搪塞,就是不想费太多口水跟关系一般的人解释。 偶尔我发现我在现实里问别人问题也被人搪塞,我觉得也可能是这个原因
我认为现在电车最大安全隐患是取消了电池针刺测试。
自己度人的一番话,没有别的意思,刚好有感悟就一起说一下,毕竟睡不着啊,工作还一团浆糊呢…
之前都说攻击是降维的,现在又有感受到降维打击的力量了,什么叫原理层面的打击能力,什么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什么叫京城级的作业规范和心态的必要性,通通又有了深刻的理解。 不过我一个小小的老子又能怎么样呢?奋起明天就奔走相告去跟同事们说我的理解?还是算了吧,网络上表达一下就够了,
相似的情况其实之前也有经历过,趁机会一起说一下,这玩意专业一些的应该有成套的说法,就是反应速度和懵逼思考等等的问题。 记得之前考驾照的时候就因为让人懵逼的指示出了点碰撞事故,错误的指示,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反应,最后就成了事故… 就不要说那时候指示我的还是老司机,我还在思考他错误指示的意图一脸懵逼的时候,这时候没有正确的认识肯定就是错误的认识了,身体也没有老司机那样习惯性的正确的反应,最后嘛…虽然老司机和对面犯错的老司机一起承担了责任,但是我作为可以避免事故的主体,自然也是内心难受的。 这种事情在面对自动驾驶或者导航还有驾驶习惯并不足以覆盖应对各种路况的驾驶员来说,自然就成了很多问题滋生的关键因素了。 这些问题在专业的技术人员那有没有成为攻克的问题清单的?另外更多的问题清单有没有让不专业人士认识一下的必要的?
睡一觉醒来洗漱之后辗转有点睡不着,说说开车的事吧。 不太有条件来谈这个事,毕竟开车经验少条件差,开车次数不多但都成了劣迹司机了。不过今年以来开车的感受比起去年要好点,主要想说感觉导航都比去年好用且及时了很多,今年基本上很少走错道的情况,也都会去看路看到了更多的标识,哪些道能走哪些道不能走,一些坏的驾驶习惯也在随着纠错慢慢改正…不过开车这事应该更谨慎对待,毕竟没多少容错空间。 另外说说自动驾驶这件事,某车企事件之后想站车企这边才觉得自动驾驶和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时候需要监控的必要性,还有规范使用自动驾驶的必要性,一个并不那么可靠的所谓智驾系统,加上一个可能不那么规范使用的驾驶员,加上没有监督渠道,那不就等于没有清晰的结果吗?仅监控车控参数确实根本无法还原现场啊,更何况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还并不只有驾驶和操控,车子这么大一个复杂工业产品,能对人造成危害的因素可太多了。 感觉这种事一出来,很多机制马上激活也就凸显了系统规范的重要性… 两段合并一起再看看就想起想说的问题了,就像依赖导航一样,依赖自动驾驶的就更微妙,依赖导航都会因为延迟播报行驶方向而导致本就经验匮乏的司机手足无措,更别说依赖自动驾驶,在面对可能是老司机的自动驾驶方式,遇到问题突然转给开车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样的司机的手足无措…
话虽如此,意思并不是自己凭空猜测去做什么结论,只是觉得面对技术和使用技术的人,还是需要有规范的,这不是咱们一直以来的行事方式嘛?还要保证规范能够被透明的执行。
人没了,钱没花完 [查看原图]
鲁完更精神了,是不要去医院查一下存在甲亢的可能
同时使用ChatGPT和DeepSeek的感受: ChatGPT更像个合格的助手,表现为善于总结和提炼我说过的话,经常表扬和肯定我的想法,能够提出合理的启发性问题引导我继续思考,很少跑题,只有在我明确提问的时候才给出自己的回答。 而DeepSeek则更像个急于表现自己的下属,非常容易过度思考,我说一句话他能回我一大段,我都还没问他就开始自己假设然后自己回答,文字华丽但是许多细节不通,反而妨碍我自己的思考过程。如果我写了一大段详细的描述,明确下达指令,DS能给出很好的答案。但如果我像聊天一样一小段一小段地说,他往往等不到我说完就开始天马行空地发挥了。
我可能还是智商低,想不劳而获,异想天开 买了十期双色球了,今天开奖全部的数字我都差一位,开的1,我买的2,开的8,我买的9. 全部号码实打实的都差一位,感觉有点难受。 我不会在买彩票了,立帖为证,以后只会找机会去挣钱而不是投机取巧。 喝了点酒,让蛋友见笑了。
刷今天的无聊图热榜,有张“张艺谋(的)老师去世”的截图,底下有个IP北京的评论说:这老头和我家长辈有点私人过节。
怎么说呢,过于经典的某地吹牛哔案例了:一招代表性的“不请自来”开场,没人问他他也得硬要提这一嘴;紧接着就是第二式“拉关系”,拐八百个弯儿也得把自己往公众人物身上套套;评论最后四个字“一看不是”,聊以自慰的同时也堵一下升斗小民的嘴。
真的,太他哔恶心了。
电池车在城市里开,买菜、通勤、接送、滴滴等场景都非常合适,省钱、环保、智驾,这些好处都可以充分享受。就算是哈尔滨这种气候,有自己室内车位和插头的话,三九天用电车上下班都没压力。 但是高速场景下,电车就非常不合适,续航短、刹不住、车门无法开启、一键火化,其实都是要命的点。 反正现在国内汽车这么便宜,可以弄一电一油,不同场景下使用。但我觉得最高享受还是坐高铁,同样距离中国高铁一等座的价格在我这里只能买慢车经济座,不让退票那种。应该趁着高铁继续大涨价之前好好享受。
小县城见闻:去路口洗剪吹30块,天花板是缠着塑料爬山虎的铁网的理发店剪头发。一个人带着两条不拴绳的狗做头发姜疗,两条狗在店里跑来跑去,相互低吼打架,那人躺洗发床上一口一口地喊着“草莓”。这一幕从我进去躺下开始,到离开都没结束。
看到某个热搜,心里有很多话想争个是非清白,但转念一想就又觉得没必要,换个角度聊聊吧。
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人随时都可以挂掉。
活了三十多岁,身边见过无数的大小意外: 高中打乒乓球捡球把腰扭伤 大学翻阅隔离带把脚摔骨折 高中老师家中烧水又不小心反锁防盗门想从邻居家阳台翻过去坠楼身亡。 大学实习同学被钢板压断手指 前公司同事晨会期间猝死。 现公司同事突发癌症(两名) 父母车祸撞毁一辆加严重外伤 我四车追尾撞毁一辆车外加肋骨轻伤 …….
有时我都诧异,为什么人类这么乐观,会觉得自己会平板度过这一生,一年有三千多万分钟,即便是三亿分之一的意外危险,十年也总会碰上一次。
所以我现在过的胆小甚微,能200%安全的绝不只做100%。 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生命危险的绝不去做,包括但不限于玩极限运动,爬高走水,生病硬抗……
我们所度过的平凡的每一天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奇迹吧。
税已经退下来了,忍住没买新耳机,买了个二手的,立省1000,省下来的后面换4条胎,这么看好像也没省下来。。。。
以前打星际养成了一个坏习惯 – “如果你手上存了一大把矿,那证明你快要输了” 有钱就得马上去开分基地!
现在手里有点什么小钱(大钱没有)就开始焦虑 这些资源lan在我手里是不是浪费了阿
殊不知,浪费的最珍贵的资源,其实是时间 有时间去健身去学点什么不好阿 [贤者
初中时候还真自参过,那时候感觉母亲太窒息,用母爱PUA(以前并没有这个词汇)就拿铁尺子拉胳膊,用痛来缓解不能反驳的窒息 而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个男孩,六七岁,一个人在前面走,后面妈妈在跟着,男孩估计被吵过,所以有点就一直在前面,后面从妈妈话语中是自己腿受伤了,这妈妈就同一种我小时候特熟悉的一种语气说,就知道往前走往前走,我倒要看看你能等等我不?恁大了不知道等等妈妈吗?这种语气就是心知孩子得到教育是一定要爱父母,可是孩子知道啊,他不是不爱你们,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不知道用什么行为方式,听了你的话他能怎么办,他只会哭的更厉害,因为他没有等妈妈,不爱妈妈,然后手足无措的在路边默默的等
今天发着烧、堵着鼻子、腹泻、论文盲审……希望这周末能好点。
最近在无聊图上看到的云南蘑菇啤酒、趴趴垫,都在购物网站的推荐区看到。 现在的广告sdk应该还没有到识别图片的程度,应该是有蛋友去搜索了,完了以后推荐系统认为“看同个网站的人可能也对这个感兴趣”,就推给我了。
看了一部minamo的时间停止系列,演员的信念感真的好强,真的一动不动,小的眼部动作都没有
[ 上 ] [ IMG ]
称呼:
邮箱:
命运可能存在,有些时候穷尽努力,只能改变局面,不能改变结果
现阶段还是不要过分相信智能汽车的辅助驾驶,虽然理论上是安全的,但实际上路面车况还是复杂多变,人类本身就会犯错,你怎么可能指望一个不完美的个体能够制造出完美的东西呢?
有个应用早晨直接被我薅了10元羊毛,我2元1次薅的,吓得我赶紧卸载了。
早上迷迷糊糊醒来, 一看表05分了啊, 还差5分钟闹铃, 起来吧, 迷迷糊糊的洗漱完, 下楼, 纳闷今天出门天怎么这么黑, 阴天也不至于这么黑啊
一看表, 比平时早起来一个小时…
又回去玩了一个小时游戏才出门, 现在在公司坐着困的不行
醒来坐在床头,莫名其妙的想哭,想流泪。
我发现碰见那些名字认识但关系一般的人问我一些复杂或者私密的事的时候,我有时候直接用简单粗暴甚至不符合常理的回答搪塞,就是不想费太多口水跟关系一般的人解释。
偶尔我发现我在现实里问别人问题也被人搪塞,我觉得也可能是这个原因
我认为现在电车最大安全隐患是取消了电池针刺测试。
自己度人的一番话,没有别的意思,刚好有感悟就一起说一下,毕竟睡不着啊,工作还一团浆糊呢…
之前都说攻击是降维的,现在又有感受到降维打击的力量了,什么叫原理层面的打击能力,什么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什么叫京城级的作业规范和心态的必要性,通通又有了深刻的理解。
不过我一个小小的老子又能怎么样呢?奋起明天就奔走相告去跟同事们说我的理解?还是算了吧,网络上表达一下就够了,
相似的情况其实之前也有经历过,趁机会一起说一下,这玩意专业一些的应该有成套的说法,就是反应速度和懵逼思考等等的问题。
记得之前考驾照的时候就因为让人懵逼的指示出了点碰撞事故,错误的指示,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反应,最后就成了事故…
就不要说那时候指示我的还是老司机,我还在思考他错误指示的意图一脸懵逼的时候,这时候没有正确的认识肯定就是错误的认识了,身体也没有老司机那样习惯性的正确的反应,最后嘛…虽然老司机和对面犯错的老司机一起承担了责任,但是我作为可以避免事故的主体,自然也是内心难受的。
这种事情在面对自动驾驶或者导航还有驾驶习惯并不足以覆盖应对各种路况的驾驶员来说,自然就成了很多问题滋生的关键因素了。
这些问题在专业的技术人员那有没有成为攻克的问题清单的?另外更多的问题清单有没有让不专业人士认识一下的必要的?
睡一觉醒来洗漱之后辗转有点睡不着,说说开车的事吧。
不太有条件来谈这个事,毕竟开车经验少条件差,开车次数不多但都成了劣迹司机了。不过今年以来开车的感受比起去年要好点,主要想说感觉导航都比去年好用且及时了很多,今年基本上很少走错道的情况,也都会去看路看到了更多的标识,哪些道能走哪些道不能走,一些坏的驾驶习惯也在随着纠错慢慢改正…不过开车这事应该更谨慎对待,毕竟没多少容错空间。
另外说说自动驾驶这件事,某车企事件之后想站车企这边才觉得自动驾驶和使用自动驾驶功能的时候需要监控的必要性,还有规范使用自动驾驶的必要性,一个并不那么可靠的所谓智驾系统,加上一个可能不那么规范使用的驾驶员,加上没有监督渠道,那不就等于没有清晰的结果吗?仅监控车控参数确实根本无法还原现场啊,更何况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还并不只有驾驶和操控,车子这么大一个复杂工业产品,能对人造成危害的因素可太多了。
感觉这种事一出来,很多机制马上激活也就凸显了系统规范的重要性…
两段合并一起再看看就想起想说的问题了,就像依赖导航一样,依赖自动驾驶的就更微妙,依赖导航都会因为延迟播报行驶方向而导致本就经验匮乏的司机手足无措,更别说依赖自动驾驶,在面对可能是老司机的自动驾驶方式,遇到问题突然转给开车方式可能完全不一样的司机的手足无措…
话虽如此,意思并不是自己凭空猜测去做什么结论,只是觉得面对技术和使用技术的人,还是需要有规范的,这不是咱们一直以来的行事方式嘛?还要保证规范能够被透明的执行。
人没了,钱没花完

[查看原图]
鲁完更精神了,是不要去医院查一下存在甲亢的可能
同时使用ChatGPT和DeepSeek的感受:
ChatGPT更像个合格的助手,表现为善于总结和提炼我说过的话,经常表扬和肯定我的想法,能够提出合理的启发性问题引导我继续思考,很少跑题,只有在我明确提问的时候才给出自己的回答。
而DeepSeek则更像个急于表现自己的下属,非常容易过度思考,我说一句话他能回我一大段,我都还没问他就开始自己假设然后自己回答,文字华丽但是许多细节不通,反而妨碍我自己的思考过程。如果我写了一大段详细的描述,明确下达指令,DS能给出很好的答案。但如果我像聊天一样一小段一小段地说,他往往等不到我说完就开始天马行空地发挥了。
我可能还是智商低,想不劳而获,异想天开
买了十期双色球了,今天开奖全部的数字我都差一位,开的1,我买的2,开的8,我买的9.
全部号码实打实的都差一位,感觉有点难受。
我不会在买彩票了,立帖为证,以后只会找机会去挣钱而不是投机取巧。
喝了点酒,让蛋友见笑了。
刷今天的无聊图热榜,有张“张艺谋(的)老师去世”的截图,底下有个IP北京的评论说:这老头和我家长辈有点私人过节。
怎么说呢,过于经典的某地吹牛哔案例了:一招代表性的“不请自来”开场,没人问他他也得硬要提这一嘴;紧接着就是第二式“拉关系”,拐八百个弯儿也得把自己往公众人物身上套套;评论最后四个字“一看不是”,聊以自慰的同时也堵一下升斗小民的嘴。
真的,太他哔恶心了。
电池车在城市里开,买菜、通勤、接送、滴滴等场景都非常合适,省钱、环保、智驾,这些好处都可以充分享受。就算是哈尔滨这种气候,有自己室内车位和插头的话,三九天用电车上下班都没压力。
但是高速场景下,电车就非常不合适,续航短、刹不住、车门无法开启、一键火化,其实都是要命的点。
反正现在国内汽车这么便宜,可以弄一电一油,不同场景下使用。但我觉得最高享受还是坐高铁,同样距离中国高铁一等座的价格在我这里只能买慢车经济座,不让退票那种。应该趁着高铁继续大涨价之前好好享受。
小县城见闻:去路口洗剪吹30块,天花板是缠着塑料爬山虎的铁网的理发店剪头发。一个人带着两条不拴绳的狗做头发姜疗,两条狗在店里跑来跑去,相互低吼打架,那人躺洗发床上一口一口地喊着“草莓”。这一幕从我进去躺下开始,到离开都没结束。
看到某个热搜,心里有很多话想争个是非清白,但转念一想就又觉得没必要,换个角度聊聊吧。
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的,人随时都可以挂掉。
活了三十多岁,身边见过无数的大小意外:
高中打乒乓球捡球把腰扭伤
大学翻阅隔离带把脚摔骨折
高中老师家中烧水又不小心反锁防盗门想从邻居家阳台翻过去坠楼身亡。
大学实习同学被钢板压断手指
前公司同事晨会期间猝死。
现公司同事突发癌症(两名)
父母车祸撞毁一辆加严重外伤
我四车追尾撞毁一辆车外加肋骨轻伤
…….
有时我都诧异,为什么人类这么乐观,会觉得自己会平板度过这一生,一年有三千多万分钟,即便是三亿分之一的意外危险,十年也总会碰上一次。
所以我现在过的胆小甚微,能200%安全的绝不只做100%。
有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生命危险的绝不去做,包括但不限于玩极限运动,爬高走水,生病硬抗……
我们所度过的平凡的每一天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奇迹吧。
税已经退下来了,忍住没买新耳机,买了个二手的,立省1000,省下来的后面换4条胎,这么看好像也没省下来。。。。
以前打星际养成了一个坏习惯
– “如果你手上存了一大把矿,那证明你快要输了”
有钱就得马上去开分基地!
现在手里有点什么小钱(大钱没有)就开始焦虑
这些资源lan在我手里是不是浪费了阿
殊不知,浪费的最珍贵的资源,其实是时间
有时间去健身去学点什么不好阿 [贤者
初中时候还真自参过,那时候感觉母亲太窒息,用母爱PUA(以前并没有这个词汇)就拿铁尺子拉胳膊,用痛来缓解不能反驳的窒息
而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个男孩,六七岁,一个人在前面走,后面妈妈在跟着,男孩估计被吵过,所以有点就一直在前面,后面从妈妈话语中是自己腿受伤了,这妈妈就同一种我小时候特熟悉的一种语气说,就知道往前走往前走,我倒要看看你能等等我不?恁大了不知道等等妈妈吗?这种语气就是心知孩子得到教育是一定要爱父母,可是孩子知道啊,他不是不爱你们,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表达,不知道用什么行为方式,听了你的话他能怎么办,他只会哭的更厉害,因为他没有等妈妈,不爱妈妈,然后手足无措的在路边默默的等
今天发着烧、堵着鼻子、腹泻、论文盲审……希望这周末能好点。
最近在无聊图上看到的云南蘑菇啤酒、趴趴垫,都在购物网站的推荐区看到。
现在的广告sdk应该还没有到识别图片的程度,应该是有蛋友去搜索了,完了以后推荐系统认为“看同个网站的人可能也对这个感兴趣”,就推给我了。
看了一部minamo的时间停止系列,演员的信念感真的好强,真的一动不动,小的眼部动作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