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卫一表面的沟槽是由巨石的滚动造成的
利维坦 @ 2018.11.27 , 04:00 下午首先这是我们的主角,火卫一。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NASA所主导的水手号探测器和维京号探测器就在前往火星途中顺手给我们拍摄了火星卫星火卫一的果照照片。这张照骗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疑问,那就是火卫一那不规则表面上的线状沟槽是怎么来的?
这个疑问一度引起了许多争论,有人猜测是火卫一被一系列彗星陨石等撞击后所产生的碎片所洗礼,从而被碎片在地表冲刷出了许许多多的沟槽。还有人认为这是由于火星将他的小伙伴撕裂后造成的结构性解体所留下来的痕迹。还有人说沟槽和斯蒂克尼冲击有关。
斯蒂尼克冲击就是上图中火卫一左侧明显的大凹坑,被认为是一次巨大的撞击留下的痕迹
现在来自布朗大学的肯尼斯·拉姆斯利和詹姆斯·海德的通过计算机模拟的一项研究表明,火卫一上的沟槽可能来自斯蒂克尼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巨石块快速滚过火卫一表面所留下的痕迹。詹姆斯·海德是前文所说的在20世纪70年代首批提出火卫一沟槽和斯蒂尼克撞击有关的人。
火卫一作为火星的卫星,是一个非常小的家伙,他直径最大的地方也不过27公里。相比之下,斯蒂克尼陨石坑有9公里那么大那得多疼。斯蒂尼克陨石坑由火卫一的发现者,阿萨普·霍尔的妻子的名字命名。顺便由于斯蒂克尼陨石坑实在是太大了,在坑底还有一个小一些的陨石坑。
像斯蒂克尼陨石那么大的撞击会把成吨的碎石块从火卫一表面砸出来,然后在他们激射回火卫一表面滚动,就会形成这些沟槽。虽然这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但他也不是没有问题。逻辑上来说既然这些沟槽来自于斯蒂尼克撞击坑,那么所有的沟槽都应该是成放射状的,然鹅并没有。有些沟槽与其他沟槽交叉意味着这些沟槽于不同时间产生。甚至有些沟槽还直接穿过了斯蒂克尼撞击坑,这意味着这个沟槽产生的时候撞击坑已经存在了。而且在火卫一不大的表面上还有所谓的寂静区,没有任何的沟槽。
拉姆斯利则认为他们的模拟撞击模型有力的证明了火卫一上大部分的沟槽来自于斯蒂克尼冲击。因为他们所建立的模拟基于非常详细的数据基础,包括火卫一的形状和地形,以及重力环境、自转和公转轨道等。拉姆斯利在新闻稿中提到的是这个模型是在一个笔记本电脑运行出来的结果,一开始他们只是输入各项数据做着玩,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期待。但得到结果还是非常的惊讶。
因为火卫一非常的小,所以其引力和摩擦力不足以快速的给飞溅的巨石碎片减速,导致有些石块就这么在火卫一上滚来滚去,滚来滚去的能滚好几圈。这也能解释有些石块在不规则的火卫一表明绕行几圈后所造成的沟槽会与最初的沟槽不成放射状分布,并且可能与原有的沟槽叠加,甚至在斯蒂克尼坑里再滚两圈等情况。
原文发表在Universe Today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利维坦 编辑发布。
PREV : 新型脑机接口让瘫痪者用“意念”操作平板电脑
NEXT : 既然全球变暖了,为什么现在还这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