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It’s so Cute I Could Crush It!”: Understanding Neural Mechanisms of Cute Aggression》
作者:Katherine K. M. Stavropoulos and Laura A. Alba / 非完整翻译

Cute aggression,侵萌冲动,这词是指我们在看到可爱至极的人、物时,会徒然升起一股上去掐一把甚至牙根痒痒想咬一口的攻击冲动。这种冲动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有人纳闷,在2015年特地做了研究,他们认为实验里有迹象表明,欺负可爱小东西的欲望跟过度强烈的愉悦有关。

在学界讨论里,侵萌冲动通常会被当成是一种“情绪二态表达”的案例。译:dimorphous expression of emotions,如怒极反笑、喜极而泣,心里一种情绪深海爆炸,外部不由自主涌出的却是另一种。不一定都是正对的矛盾表达,比如怒和喜,所以暂译作二态,你理解成“矛盾”在大部分场合也没多大毛病。一般而言,人的情绪和表情都是一一对应,开心就笑,愁就皱眉。但伴随着侵萌冲动来的情绪却来自不同方向,汹涌交叠,抢着先表达。小孩从父母那收到一只小狗,搂得死死的又怕弄疼了它,然后流着眼泪笑问:让我来养真的可以吗?——你觉得这里面缠着哪些感情?

本文作者的假设:侵萌冲动背后是大脑在试图调剂过度汹涌的快乐。从进化的角度看,能被人脑识别为可爱的幼儿更容易得到关照,于是更容易活过幼年,但作为父母如果每次看到孩子的大眼睛就开心到浑身发软,那照料孩子的业务能力反而就被削弱,要办的事反而就耽搁了,而能克服这个缺点的大脑,其所有者的后代会多一些。

人对可爱有独特反应并不是个新发现。当眼前出现婴儿时,我们的大脑会作出响应,切入一直内置着的baby schema/育儿模式。另有多次研究表明,在人观看圆脸高额和瘦脸扁额两种婴儿照片时,大脑对前者有更强的反应,照顾欲更高;95年有调查指出孩子长得越可爱,母亲照料、陪玩的时间就会越长。

有趣的是人类对可爱的优待并非只给予同类幼儿,动物的幼崽通常也包含在内译:特别是哺乳类,可能是因为哺乳类幼儿有更多共通的特征,毛茸茸,大比例眼睛,笨拙而活泼,嗓子的音色等等。据2014年行为学调查,无论大人和小孩,给婴儿、小猫小狗的可爱度评分都是越小只,所得分数越高;同是14年做的一项调查,是给志愿者成组地看自家孩子/别人家孩子,和自家猫狗/别人家猫狗,结果发现他们大脑中对应愉快(奖励分泌)、社会认知和归属感的区域在看自家小东西时响应得更强。

虽然据作者所知,目前为止还没有其它研究专门考察过侵萌的脑神经机理,但早前也有团队研究过未生育女性大脑的反应,内容是让志愿者接触可爱和没那么可爱的婴儿,并测量她们大脑的奖励反应。那趟研究发现更可爱的婴儿对人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有更强的刺激,而伏隔核是人脑快乐中枢的关键构件。译:我隐约记得有篇文章说母亲接触自己的幼儿时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而父亲不会。那婴儿算不算是母亲们的毒品?手动狗头

这次设计的实验就是为了把侵萌冲动的脑神经机理剥离出来,并尝试测量。

实验详解及过程原文有,但搬过来太沉喽。总之,实验结果跟假设方向相符,但并不能一锤定音,目前的研究深度尚浅;侵萌冲动作为一种复杂多面的情绪响应,很可能是大脑在减轻强烈快乐对自己的占用份额,让照料得以及时进行;研究者也盼望能在深掘过程中得到额外收获,比如共情能力缺失和产后抑郁等症,也都跟大脑奖励机制和情绪响应有关。

本文译自 frontiersin,由 梁兵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3)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