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成瘾,听起来像是我刚编造的术语。真的有这种东西存在吗?确实,毕竟它也拥有自己的维基百科主页。甚至有人声称它正在毒害青少年,智能手机将摧毁整整一代人。

但是,或许智能手机成瘾不是我们以为的那种东西。

由英国心理学家领导的新研究表明,我们对智能手机致瘾性的担忧缺少坚实证据的支持,因为我们衡量依赖程度的基本工具带有缺陷。

“尽管用来量化智能手机使用频率的资源越来越多,但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绝大多数都依赖于参与者的自我评估问卷。”兰卡斯特大学的第一作者David Ellis所领导的团队在新论文中解释道。

据研究人员称,迄今为止,行为科学研究热衷于“向人们提问,获取他们的生活经验,了解技术产品对现代人的影响”。

由于社会心理学的这一普遍趋势,自我报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是大量关于智能手机的研究的关键所在。

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手机的实际方式与我们自我认知的相符吗?

研究人员说,事实并非如此。

“结果表明,大多数自我报告在预测真实行为时表现不佳,”巴斯大学的数字行为研究员Brittany Davidson解释说。

团队认为,问题在于,用于衡量智能手机“成瘾性”的量表尚未得到验证——至少与用于衡量其他非成瘾的行为指标的严格程度不同。

在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其中10种用于评估智能手机成瘾性的量表(包括有问题的行为和恐慌——担心忘带手机或未充电)。

在一项实验中,238名iPhone用户被问及,他们每天看手机所花的时间,估计收到的信息数量,以及在一天内拿起设备的次数。他们还完成了与10个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相关的调查。

然后将自我报告中的数据与Apple的应用日志相互比照。

最终,虽然自我报告与客观行为之间存在一些相关性,但很多情况与现实并不匹配。

作者写道:“每个主观问题都至少与一个客观衡量项相关,但这些关系的强度无法令人信服。”

研究人员表示,参与者的个人认知和实际行为脱节是一个重大问题,因为许多现有研究都依赖于同类型的自我报告。

“测量误差非常之大,以至大规模研究中出现的小型影响因子可能只是统计噪声……”

未来可能的改进是,继续完善关于智能手机使用状况的调查问卷——该团队指出,最近的例子,即智能手机使用问卷调查表(SUQ),采集的数据和实际行为的相关性最强。

另一个选择可能就是“避免过度依赖自我报告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如Apple和Google的应用)直接记录用户的屏幕时间等操作信息(而非实际内容)。

很多东西有待澄清,但是现在比较清晰的是,通过简单的诊断,无法确认智能手机的成瘾性,不过一旦科学家屏除了其中的不确定性,可能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上述内容来自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的报道。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2)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