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犯罪分子可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他们再也不必苦盯独行女子鼓囊囊的手提袋,也不用套上丝袜打劫银行,要想弄个百千万块来花花,只要在家敲敲键盘就能搞定。『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在信息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高科技犯罪者总能通过花样百出的钓鱼手法骗得我们的银行卡号和相关信息,一不留神就让我们损失惨重,实可谓防不胜防。

美国金融犯罪调查合作局(FinCEN)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最新型的网络犯罪正在Kickstarter、Indiegogo以及GoFundMe等网站,借以『网络众筹』的名号实施。这些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将盗取的银行卡转现金,洗钱犯罪,甚至于为恐怖组织提供支持。

个人诈骗遍地开花

众筹网站已然为许多可疑行为提供了滋生罪恶的沃土。许多以合法名义展开的众筹行为总是没过多久就剑走偏锋,走入了违法犯罪的岔路。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近日正在追查一起融资金额高达12.2万美元的诈骗案件,涉案男子在网站上以开发桌面游戏为由头筹集资金,结果却半途取消该项目,兑换这笔募捐金额后人间蒸发。

另一起众筹诈骗案更令受骗者心寒,涉案妇女假称自己五岁的□□罹患癌症,先是以此为由向同镇乡亲募得爱心捐款数千美元,而后又在GoFundMe上建立筹款项目,不断推送小女儿的各类生活照,搭配以催人泪下的募款宣言,又大发了一笔横财。不知无辜被咒的小女孩健康长大后会对自己的亲妈有何感想。

下图所示的这一事件中,一位名叫Gerald Jerry Fick的老人出言声讨一个众筹项目的发起者。原来这名陌生人从老人儿子意外去世的讣告中获取了他们的个人信息,并且借此筹钱。老人家不但要面对丧子之痛,更要与这位诈骗者斗智斗勇,无法直接喊停筹款项目的他只好在Facebook上呼吁大家提高警惕,不要上当。
[-]

犯罪集团频频出手

不过,和有组织、有背景的国际犯罪集团乃至恐怖组织相比,上面提到的这些诈骗事件不论是在金额上还是手段上,都略显小儿科。过去五年里,网络犯罪集团利用众筹网站进行洗钱犯罪,涉案金额高达2800万美元。而这些还仅仅是金融犯罪调查合作局(FinCEN)发现并着手追查的数额,更有不计其数的犯罪金额无从追踪,最终消失在了云云代码中。

如果一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怀疑某笔交易的合法性,就必须依法向FinCEN提交一份可疑行为报告(SAR)。FinCEN从收到的SAR判断,从2013年至今年,涉及有关众筹网站的非法网络集资行为至少已经增加了171%。

邪恶诡计如何达成?

“洗钱”一词已经成为有关众筹网站的SAR的热门搜索。

盗用信用卡信息后,犯罪分子只能将卡额转成现金才能使用,而众筹网站却为罪犯们的提现步骤提供了便利。一名犯罪分子可以随意发起一项不存在的筹款项目,然后用盗用的信用卡为自己捐款,再以项目发起人的身份将筹得的金额兑成现金提走,完美洗脱这笔钱的不明来路。

犯罪分子通常会通过在短时间内发起多项小额众筹项目来掩盖自己的行为,同时使用假名和虚假网络IP进行注册。另外,尽管用的是盗取的信用卡信息,但是犯罪分子会将每次的募捐数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狡猾地躲过监管。在"高端"洗钱行为中,犯罪分子还会叠加使用其他交易行为以混淆监察者视听。

FinCEN还曾查获这样一起案件,某海外集团通过众筹网站大范围募集来自多个国家的支票、外汇存款和现金外币,并且试图将这笔钱电汇给一个”非常危险”的国家,很有可能是在为某个极端恐怖组织集资。

这事儿到底谁来管?

作为推广Kickstarter网站桌面游戏的责任方之一,联邦贸易委员表示将会全力追查在线众筹的欺诈个案。不过,据金融犯罪律师Christine Duhaime介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众筹网站自身和银行方面或者财产代理人不同,它们本身对可疑的众筹行为并不具有举报义务。所以说,这仍然是一个风险很高的领域。因为我们无从得知筹款人的真实身份和他们筹款的真实目的,所以此类网站遭到违规使用的可能性非常大,也正是因此,我们接下来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消费者保护条例。

总而言之,就目前而言,消费者能够做的,只能是在掏出信用卡捐款之前,多给自己留一秒思考的空间,别轻易因为自己的善意和对方的『情怀』,就让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付之东流。

本文译自 HowStuffWorks,由 小拓跋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7)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