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所有人都告诉过你一句话:“不要跟陌生人说话。”,显然你也会把这事告诉你的孩子。但事实上,这个建议可能并没有什么卵用。孩子们可能需要其他的方式来保证人身安全,也需要更好的方法来与世界沟通。

[-]

我们认为的陌生人一般都是那些会伤害,恐吓小盆友的怪蜀黍或怪阿姨,但其实更多的陌生人可能是别的孩子的父母,是下班了的老师,又或者是医生、消防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这些人对小盆友来说虽然也是陌生人,但他们却能帮助小盆友们。

而且我们甚至没发现,许多我们要求孩子们去信任和接触的人,其实也是陌生人。比如一个新来的保姆(父母经常会一起外出留下保姆自己照顾小孩),一个新的老师,甚至好几年没来拜访过的隔壁王叔叔,哪一个不是陌生人?哪一个不会给你的孩子们造成困扰呢?而且小盆友们眼中的陌生人一般是留着大胡子还穿得五颜六色的人(圣诞老人哭了),或者是那些大块头。但他们往往在知道了这些人名字后就觉得他们已经不陌生。所以问题的关键来了,跟陌生人讲话其实并不危险,危险的是孩子们并不能清楚我们口中“危险的陌生人”指的是哪种人。

教育孩子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其实并不能从实质上保护孩子。事实上,孩子从熟人或家庭受到的伤害并不少,这个令人不安的事实是我们更不愿看到的。我们习惯于把责任推给那些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而不愿面对家庭或者熟人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所以,我们与其散播“陌生人恐惧症”,不如教会孩子们识别危险的能力。不管对象是亲爱的隔壁王爷爷或者是最爱的曲棍球教练,一旦遇到让自己感到不舒服的行为,孩子们就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这句话的影响力之大,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和社会恐慌。在这种思想熏陶下的孩子们往往也丧失了许多社交能力,有的小盆友看到邻居路过就吓得不能动弹,有的小盆友连话都不说了。家长们也因为对陌生人的恐慌经常会把孩子们关在家里,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的健康交流。显然,他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已经过头了。

“噢,你不能让孩子自己去上学,现在社会太乱了。”我们经常跟对方说。我们对当今社会不放心,但其实对孩子来说,现在的社会已经比前些年安全多了。针对小孩的暴力犯罪率已有所下降,事实上,美国司法部的数据显示,现在是近40年来相关犯罪率最低的时候。而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家庭成员因为对孩子的监护权纠纷而产生的诱拐行为。

因此,与其给小孩洗脑说陌生人有多可怕,不如引导他们在迷路或遭遇伤害时向陌生人求助,同时我们也要减少催促孩子们“一定要做个好宝宝”这类的行为。孩子们容易在大人的催促中误以为大人说的都要听才能做个好孩子,这也是许多大人违法行为可以得逞的原因。孩子们需要学会对“过分”的行为说不,特别是当他们面临一些侵犯其身体的行为时。比如,你可以问孩子:“你喜欢小明推你吗?不喜欢?那你得制止他。”因为不管多小的孩子都应该明白自己是有权利维护自身利益的。

对陌生人和危险的恐惧严重束缚了孩子们的自由甚至身体健康。因为这种想法使得孩子更多地通过坐在家长车里去上学而不是自己走路,这使得孩子们更经常待在家里因为家长担心外面有怪蜀黍。这还意味着孩子们只能玩一些家长认为安全的游戏而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机会。

所以许多以关爱孩子安全为名的活动实质加重了孩子们所面对的危险。车祸是当今儿童死伤的最重要原因,所以坐车去上学难道会比路上的陌生人安全很多吗?天天待在家里甚至剥夺了孩子们培养“街头生存智慧”的机会。况且我们大人都需要通过历练才能明白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道理。而那些能较好检测到风险的孩子,不管是仅仅可以判断出自己会不会摔倒还是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的儿童都会比那些被过度保护的更安全。被过度保护的儿童心理的压力也会更大。

所以是时候提醒大家转变固有观念了,让我们用事实说话,用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并反思一下过去的行为。

最后,推荐大家看本书Heather Shumaker写的《It’s OK to Go Up the Slide: Renegade Rules for Raising Confidant and Creative Kids 》,相信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本文译自 thedailybeast,由 luga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36)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