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研究者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从事压力重大的任务时,人们会在自己的黄金时段表现欠佳。

这一看似违反直觉的结果,已于近日发表于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该研究对人们的生理节律与自我障碍风险(risk of self-handicapping)或自我破坏(self-sabotage)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出人意料的是,研究发现,人们并不会在非黄金时段采取措施来减少失败,反而会在黄金时段这么做。

也就是说,晨型人,即在早上警醒度(alertness)更高的人,会在早上出现更多自我障碍;而夜猫子,即晚上警醒度更高的人,则会在晚上出现更多自我障碍。

自我障碍的心理学定义为:人们在重大压力的任务之前,会通过创造有害于其能力的、真实或想象的情境,来进行自我保护。举个经典的例子,在重要考试或面试之前,往往会学习不进去。

这一行为还延伸到衰弱情境,例如想象的疾病、饥饿或压力。其他研究还将自我障碍与其他自我破坏行为,例如暴力、暴食和□□酒精上瘾等。

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与脑科学系Ed Hirt教授表示,“这一研究告诉我们,自我障碍需要想法和计划。对自己不确定、以及害怕失败的人们,在黄金时段会更有可能寻找潜在借口和自我障碍。”

Hirt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该研究第一作者Julie Eyink补充道,“当个体的积极自我观(self-views)受到威胁时,他们可能会对这种威胁进行攻击、将自己与比自己更弱的人相比,或进行自我破坏的行动,例如酗酒等。遗憾的是,这一系列行为是一个恶性循环:自我障碍会导致更低自尊与更高失败信念,进一步导致更多自我障碍。”

[-]

在该研究中,研究者对237名学生(98名男性,139名女性)进行了智力测试,其中一半参与者被告知压力会影响该测试的分数,而另一半则被告知压力不会影响结果。

该测试在早上8点或晚上8点进行,根据参与者先前测试分类的“晨型人”或“夜猫子”来进行分组。该研究还通过关于测验的压力水平来对被试的自我破坏倾向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显示,自我破坏风险得分更高的人,在黄金时段报告出更高的压力水平。

而在非黄金时段,自我破坏倾向高低对压力水平并无影响。

Eyink表示,“结果看起来违背直觉,但确实清晰表明了自我破坏是一种需要策略的资源。只有当人们具备巅峰认知资源时,才能够发生自我障碍。”

她表示,仅根据此研究来看,希望避免自我破坏的人们可以得出结论,应当在非黄金时段从事压力重大的任务。但她提出警示,这样的策略也存在问题,在非黄金时段,人们或许并不具备处理任务所需的认知资源。

她提出:“最终,我建议避免自我障碍的最好办法便是,健康练习、寻求帮助或咨询等。”

本文译自 sciencenewsline,由 Rare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8)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