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来看,这次大选很可能是政治民意调查的末日。

各家民调机构的脸都被打肿了

Princeton Election Consortium 的著名大嘴巴民调专家Sam Wang在大选前曾发推:

[-]
大局已定。如果川普拿到超过240票,我就直播吃虫子。

川普逆袭之后,Wang说他已经准备好“虫子大餐”,并承认“调查结果相差甚远”。

在投票日深夜,Wang写到:

整个民调行业的数据都跟今晚的结果产生了极大偏差。我们想知道为何一个成熟的行业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失误。当然,最令人震惊的就是川普的当选。我抱歉自己低估了这件事的可能性。

著名民调网站 FiveThirtyEight的Nate Silver曾分析民调数据,并成功预测过2012年的选举结果。他没有Wang那么看好希拉里,但是 FiveThirtyEight依旧相信她将获胜:

[-]
选情预测:希拉里71.4%得票率 vs 川普28.6%得票率

Nate Silver在选情明了之后也开始反省:

[-]
这看起来完全不是一场某个候选人拥有99%赢面的选举。

共和党民调专家Frank Luntz曾预言希拉里获胜,数个小时内,他就改口说川普将成为总统:

[-]
防止上一条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希拉里·克林顿将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
毫不奇怪,我现在相信唐纳德·川普将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

他发推说,出口民调的偏差“错得离谱”。

民调曾经很容易

处于经济和政治上的考量,才有了民调这个东西。在经济方面,广告商需要了解顾客的心理,从而设计产品和媒体策略。在政治方面,立法者、候选人和决策者需要可靠的渠道获取群众心声,不仅为了选举,而且包含了政治事务的方方面面。

早期的民调专家已经知道别有用心的个人或者组织可能试图歪曲调查结果。在广告业中,那些请别人做民调,然后又想方设法歪曲结果的公司将可能被禁止开展民调。但是民调技术已经发生了变化,参与其中的人也发生了变化。

文化不同了,技术也变了

30年前,民调机构通过固定电话采访有代表性的人群。受访者都在电话簿上,民调者可以自信地判断抽样框架和参与者的身份。

手机和互联网的到来使得民调机构面临更加流动的现实。现在人不太愿意在家里接调查者的电话了,这就影响到数据的质量。毕竟,民调机构是靠数据活的。

互联网的影响不容小觑,预测大众的想法变得更容易也更可靠。但是从“丰富数据”(人们的详细话语)中得到的信息必须考虑抽样框架不稳定的因素——不是所有人都能上网,或者有时间填问卷。更重要的是,跟早期传统民调方式不同,现在的民调不够审慎,参与性也更低。

谁还在乎民调呢?

近年来,解读民心的技术似乎对媒体更重要了,而不是民众。人们不会根据民调结果投票。对于那些大同小异的选情预测和民调预测,人们也会根据自己的观点有选择地进行看待。解读公众思想的新方法亟待出现。现有的政治民调技术已经过时了。

本文译自 quartz,由 许叔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6)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