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蚊子传播的疟疾是一种臭名昭著的复杂传染病。由于其独特的基因灵活性,它可以改变表面蛋白质避开免疫反应,大大加剧了疫苗开发难度。此外蚊子还会传播寄生虫,很难对其进行防控。杀虫剂有效但蚊子会产生抗药性。

政府和慈善机构广泛采用的一个办法是为当地家庭提供杀虫剂处理过的蚊帐。总的来说这一策略十分成功,在过去15年间削减了约4.51亿疟疾病例。但蚊帐并非无敌,某些地区的蚊子产生了“行为抗性”,学会了提早叮□□时间而避开蚊帐。

利物浦热带医学院的Lisa Reimer率领团队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村庄监控蚊帐分发前(2008年)后(2009-2011年)的蚊子行为。其中的村庄之一,Mauno的数据反映出蚊子进食行为的显著变化,如下图所示。

[-]

在2008年蚊帐分发之前,蚊子叮□□时间中位数接近午夜,分发之后则提前到晚上10点。而且甚至有一大部分蚊子把进食时间提得更早,介于晚上7点到9点。

我们不禁担忧,蚊帐是否能有效阻止疟疾传播。分发蚊帐之后,每夜被叮□□人数下降,但在接下来几年里随着蚊子的适应又逐渐攀升。并且实际上唯一关键的统计数据,人群疟疾感染数量,各处的变化并不一致。感染数量在一个村庄下降,在下一个村庄持平,在下下个村庄甚至略有上扬。

尽管如此,Reimer博士坚信蚊帐作为一种控制蚊子的策略应当继续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不过她指出,行为抗性可能会造成与抗药性相当的困扰,在某些地区会削弱蚊帐的效力。

因此,我们必须从行为抗性和抗药性两方面监视蚊子,毕竟这些小畜生总能负隅顽抗。它们的机智也许超乎我们想象。

本文译自 ACSH,由 卤鸡爪子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5)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