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太拜金,作为一个外国人我都看不下去了
富贵命长 @ 2017.06.29 , 12:36 上午
图片来源:富贵命长/以下的“我”全部是原文作者
只要你在中国大城市生活得足够久,必定已经目睹过成百上千辆新豪车、也曾见识过手里抓着LV包包或者戴着劳力士的熙熙攘攘的城里人,更不必说手里拿着iPhone大声交谈的,后者数量还不少。中国大城市快速兴起的拜金主义,比起我几年前在美国街头所见,似乎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里说说我的同事。一般情况下,出国旅行归来的人总要和大家分享旅游见闻。可我听到的见闻很少,基本上都是听他们讲自己买了哪些东西。有个去了□□的朋友告诉我,自己短短几天的□□游,光花在手表上的钱就超过了2.5万美元。更有甚者,去香港买了4个奢侈品牌包包。如此大手笔的消费,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根本不放在眼里,因为,和大陆的税率一比,买这些东西能“省下”不少钱。
我从广西来到成都,成都这个更发达地区拜金文化的蓬勃势头让我吃惊。第一次让我对这种文化感到震惊的要数去麦德龙超市的经历。走在麦德龙里的我一边感慨商品丰富,一边一条通道都不漏地逐个走完,我的同事还笑我,在她眼里,我和许许多多第一次来大城市的乡下人一样,是个土包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没错。
以前我住在广西的时候,日子尽可能过得简单。我的学生们,他们的父母一年还赚不到1000美元,这群孩子的零花钱要不是父母给的零星零花,要不就是自己打工兼职赚的,打一个小时工,才能赚2-3元。大家都很穷,几乎没钱花,在这种条件下,也没人做梦想买太贵的东西,反正也买不起,想也白想。
我曾经在课堂上给我的学生们算过,如果按照3元/小时的报酬计算,一周工作40小时,要打一年多的工才能买得起一部iPhone手机。这样算来,确实非常昂贵。虽然他们买不起,但有中国人能消费的起iPhone,对于这点,学生们感到骄傲。有人有钱消费,他们自己却消费不起,这样的事实他们认了。
我的学生们,他们为了在冬天不弄脏外套,要戴袖套;下雨天为了不弄脏鞋子,孩子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雨里行走;而且,在这里永远见不到剩饭。虽然有的很少,这群孩子已经感觉很幸运。我赞赏他们的节俭精神,我的祖父是大萧条时代长大的,如果他知道这群孩子,一定会倾佩他们。
在广西住了几个月,任何超过100元的单笔消费感觉都变成了大宗消费,即便我负担的起,我依然有这种感觉。不仅是我,连我的老婆也变得极端节俭。我们两人对必需品和冲动消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只要一想到老MP3播放器偶尔还能用上,就不不会去想买iPod。
中国农村的不拜金是我每每赞赏中国提到最多的例子之一。现在我住在南京,身边总有买不完的商品,让我最为头疼。如果说,生活在广西,我学会了感激自己拥有的东西,那么,南京的作用,就是让我不停地想要买买买。
本文译自 China Change,由 富贵命长 编辑发布。
PREV : 半夜背后凉飕飕:Pokopen,排水口
NEXT : 发霉啦:今天,我穿着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