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这是一堂课。我在黑板上写“2-4-6”三个一组数字,然后对学生们说:“我心里有个规则,而这组数刚好符合。下面你们要做的是,用各自手边的纸卡写另一组数字交给我,任意三个数。如果你提供的数组符合规则,我会写上评价Yes,否则No;得到评价后,你们会再提交一组数字来验证。认为自己琢磨出规则后,写下来。”

其中一位学生的记录是:

4-6-2 No
4-6-8 Yes
10-12-14 Yes

你认为规则是什么?记住你的第一反应。如果你信不过自己的话,也大可以把猜的规则先写下来,因为答案揭晓后,你会觉得自己本来能答对。(是的,后见之明,偏见有时成串地互相激活)

这实验的原型是皮特.瓦森Peter Wason的“246测验”。 虽然大部分参与实验的人都对自己的答案相当自信,但这测验的历年准确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

这种低正确率,在论文里被描述为“在概念性任务里没能排除假设”——看见一片枯叶,便宣布秋天。参与者通常倾向于提出积极的、有正面结果的数组,而不会试着通过违反规则来摸索出它的脉络。

大部分人都不由自主想要看到Yes。于是认为这是偶数列的人就会写下8-10-12,看到没错,开心地宣布自己已经摁住了规则;另一部分人,形成的假设是X-2X-3X,于是写下3-6-9,同样得到了Yes。

而所有246测验的默认规则都只是:从小到大。答对的自己鼓掌就好。

两次试错是可以得到答案的,但人类更喜欢试对。在一些特例里,参试者发明的规则比上文提到的要复杂得多——对负面反馈的厌恶,把我们一步步推离简单的真实。(题外话,有些长辈讨厌体检,因为“看病”有时也是种试错;有些职业尤其让人头秃,因为主要工作内容是试错。也可能是我想错)

正反馈偏见:我们不喜欢错

一般谈起的时候,正反馈偏见容易跟“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混成一团。但你想,前者是“讨厌试错”,而后者是“光顾着找能支撑自己论点的证据”,它们应该是有分别的。(虽然这俩的覆盖面有时会重叠)

如果把世界的真实分成光暗两面,我们人类天生喜欢亮的那边。你完全可能在关掉这页的几秒钟后就在决策里犯上面的毛病,这种偏见,并不是因为你逻辑技巧生疏或者情绪管控上有问题。

它是人类智能上又一块阴影,长年以来悄无声息地帮助我们的祖先以最小消耗做出飞快的模糊决策——也遮蔽了半个世界。希望自己能摆脱这些云雾,追求更纯净真实的人,只能投入更多资源,训练出对应的条件反射来抵消。

理性思维的领域有一大块浸在语言之外,致使要靠文字描述相关问题和技巧的时候会特别蹒跚。读者被文章内容浅浅一触,点头同意,然后放下手机,转头就开始在自己的生活里接着试对。这不是在埋怨你们,许多人光是保持生活现状和一点好奇就已经够累了。我写这个的动机只是想检验自己又错漏了什么,顺便让不知道自己脑袋有BUG的人明白过来,变得自制一点。

唉,脑阔疼。

离开这页后你会去搜相关内容吗,人类。你在搜索引擎给出的列表里会首先看到自己想要的词条,网络本身也在吮吸你们的喜欢,互相驯服。要是同意这文章的说法,那你还会花时间去搜寻、去读一下否定的证据吗?或者根本没有心理学。或者我只是母体开发出来消耗多余算力的程序靠这段实话来哄住闲散大脑...一切只能由屏幕前的你,由深座在眼球之后,被大脑重重围困的那个你来定夺。

为这好文明献上药丸(°∀°)ノ (2/42)

有删改原文:《Rationality From AI to Zombies》:chapter 38 Positive Bias,by Eliezer Yudkowsky;下头链接是文中涉及的论文
本文译自 tandfonline,由 梁兵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6)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