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加班,积重难返

青野庆久可谓日本企业经营者的榜样。他的Cybozu软件公司与硅谷的公司相比,难免显得古板。但跟众多势利冷酷、日复一日吞吐着束缚在黑色西装里疲于奔命的社畜的公司比起来,处在东京市中心的他们却又格外激进。Cybozu东京总部的正中心堆放着猴子、鹦鹉的各色公仔。员工们穿着休闲装和运动鞋,蹲在板凳上边啜着咖啡边敲着键盘。青野自己则在四点半就下班去照顾三个小孩。与绝大多数当爹的日本人不同,他肯让自己休陪护假。更过分的是,他甚至还会额外去度假。

对多数日本人而言,青野的工作方式无异于天方夜谭。而西方人则普遍认为日本人冗长的工作时间不可理喻。众所周知,日本人工作十分辛苦。通勤列车上成片昏睡的乘客也印证了这点。大量男性工作到很晚,或者下班后释放压力喝到烂醉如泥,回家更成了空谈。因此在名古屋、大阪和东京都商业区的便利店都有廉价衬衫、领带出售,方便这些人第二天清晨换装。

日本人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不过稀松平常。他们的假期也十分有限,从参加工作起每年只有十天年假。而普通人平均只休了不到五天。日本虽然有领先世界的陪护假,长达一年。却仅有5%的男性申请休假,往往也只休息几天。日本的“过劳死”也是举世闻名。

日本的工作管理系统源于二战末期,残兵败将纷纷换上西装。上班族成了战后日本经济奇迹的急先锋,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重建起整个国家。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男工。(女职员通常从事文秘岗位,一旦成家就立刻辞职做起全职太太。她们的老公基本也是前同事。)为了员工的绝对忠诚,大企业职工不仅享有定期加薪、丰厚的福利,还有终身雇佣的保障。职场关系有时甚至胜过了亲情。

这套模式在当今却阻碍了日本的发展。尤其是企业不再为新员工提供同样的福利和终身雇佣,男职员日子不再好过。女职员的前景更为惨淡。即便在男性垄断的领域能够独当一面的女性,在生育之后也很难顺利重拾事业。所以大多女性生育后就从此离开了职场。现在许多年轻人脱离了上班族生活,经营或从事精品店、咖啡屋之类的服务业,即便薪水跟阴郁的企业工作比起来要低得多。这些都给了日本企业致命一击,日本的产值在七国集团中最低。

政企都渐渐意识到了这类问题,但解决起来举步维艰。从05年开始推广的“清凉商务”运动,鼓励员工在单位脱下解下领带脱下夹克,据说目的也不是为了让员工感到舒适,只是为了夏季节能减排。现如今,官员干部们在闷热的夏季里换下了厚重的西装,但银行之类的单位没有哪个员工敢效仿。

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2015年,日本广告巨头“电通”的年轻女职员自杀,事后法院裁定为过劳死。过劳死,这是多少悲剧的源头。但从宏观上看,在日本经济扩张却人口削减、劳动力不足的窘境下,工作艰苦的企业本就更难招到人。某位忙于职场打拼、很少照看孩子的女主管,现在也怀疑自己作出的牺牲是否值得。

不过有些企业确实在很努力地试图改变现状。从事员工福利事务的一位咨询师表示,她从未显得如此重要过。作为在1965年首家引入五天工作制的日本企业,松下现在允许员工在家办公、穿便装上班。然而,强烈的从众意识和牺牲奉献的本能仍然是日本社会的显著标志。松下公司也承认,除非已经有同事提早下班或是换上便装,极少有员工敢于先行一步。领导干部还是需要起到带头作用。比如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每晚八点即关闭办公室,其他员工也就无法滞留。相比之下,日本国会经过数周的激辩,才在最近通过了一项大打折扣的法案。该法案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100小时。

日式加班,积重难返

转折关头,加倍卖命

日本大企业几乎无一例外地继续用工作的投入而不是成果来评判员工,上班族就不得不持续长时间工作。日本企业的晋升和薪资不根据业绩考量,而是基于年龄和企业工龄(年功序列)。签订了终身雇佣合同的员工即使能力不足,企业也很难找到法律依据合理开除。

想要有所改观,只有对劳动体系大刀阔斧地改革,在边边角角修修补补无济于事。重中之重是,法律要让雇佣,尤其还有解雇,都更加方便,这样人们才能更勤快地跳槽。如此一来,日本雇主和雇员间的紧密联系就大大动摇了。生产力将得到提高,办公场所也可以变得不拘一格,女性也能在职场中拥有更多的选择。男性也不会被亏待:他们能够在抚育子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面对更宽广的就业前景,夫妻们更容易有生育意愿,有利于解决人口学家担忧日本人口萎缩的困境。

时代在召唤着。当前日本经济形势稳中向好、日本企业也热衷于海外竞争。然而现在太多的日本政客和企业巨头都是男性,既墨守成规又胆小怕事;而大多工人的要求并不高。不得不说,日本因循守旧的势力依然强大,在职场上更是如此。变革正在来临,但步伐终究太慢了些。

本文译自 The Economist,由 Longinus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9)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