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如何区分真实或想象
BALI @ 2023.09.02 , 07:03 上午概要:
脑科学研究显示,大脑可以通过设置“真实门槛”来判断感知的图像是否来自外部世界。正常人很少会把主观想象误认为现实,因为想象信号通常较弱,难以跨过真实门槛。但如果想象足够强烈生动,就可能被视为真实,产生幻觉。这解释了想象与感知易混淆的“珀基效应”。虽然二者在脑区激活模式上很相似,但前额叶可能参与判断和调控想象强度。研究还提示,这种真实性判断机制可能影响精神疾病,如进入睡眠时门槛降低产生恍惚。总体而言,大脑需要细致校准这个真实门槛,以准确区分主观想象和客观现实,这对理解人类认知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大脑可以通过检查心象是否跨过“真实门槛”来区分感知和想象的图像。
我们的大脑需要同时处理来自眼睛的视觉输入和从想象中产生的精神画面,并判断这些信息属于外部世界的“真实”,还是主观脑内的“想象”。许多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真实看到某物和仅凭想象去感受某物,会在人脑中激活高度相似的神经活动模式。但是,这两种经验给人带来的主观感受却截然不同。
明尼苏达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家托马斯·纳塞拉里斯解释说,他可以很清楚地判断面前的街景是真实存在的,而同时脑海中想象的奇幻独角兽却不是真的。 普通人很少会出现把想象当成现实的认知障碍。
这引出了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人脑内在存在什么机制可以可靠地辨别主观想象和客观现实?
伦敦大学学院的博士后纳丁·迪克斯特拉最近在《自然通信》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提出了一个解释:大脑可以设置一个 “真实门槛”,当图像信号强度高于这个门槛值时,大脑就会将其判断为外部真实;反之则认为是主观想象。
这个“真实门槛”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正常人不会产生幻觉的原因:因为脑内生发的想象信号通常较弱,很难突破门槛被错误判断为真实。但一旦想象变得足够强烈生动,并超过这个门槛,人就会产生幻觉。
格拉斯哥大学的视觉认知专家拉尔斯·穆克利认为,大脑看似胜任判断内在想象和外在真实的工作,但要进行准确的“真实性检查”仍然是脑功能一个非常吃力的过程。这项新发现也启发我们思考,大脑中的真实门槛机制是否会影响产生幻觉等精神情况。
早在1910年,心理学界经典的珀基实验就揭示了想象和感知的混淆效应:当参与者被要求想象一种水果的时候,研究者可以利用微弱的水果投影图像去拟合这一想象,使得参与者误以为完成的是想象任务。这种感知和想象的混淆就被称为“珀基效应”。
后续的实验也进一步证实,如果外界输入的感知信息与自发的想象高度吻合,并且足够强烈生动,人脑会错误将两者混为一谈。这验证了想象和感知之间存在着可塑的真实门槛。
针对该问题,迪克斯特拉小组进行了脑成像分析,发现处理想象和感知的视觉皮层区域高度重合,说明两者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但微弱感知是否更像想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无论如何,人脑功能正常情况下需要细致调控想象内容的强度,以避免对内外在输入的混淆。前额叶皮层区域可能参与这个判断过程。但具体的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这项研究对探索幻觉等精神疾病的成因也具有重要启发:比如当人进入睡眠的时候,真实世界和梦境慢慢混合,可能会导致人脑中的真实门槛下降,产生恍惚感。而在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判断门槛可能存在校准错误。
在数字技术极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也面临判断虚假信息的挑战。这种真实性判断同样需要健全的认知功能。因为从认知角度来说,我们脑内对现实的全部感知都是大脑自定义的结果。不同人对“真实”的解释也存在差异。
这项对大脑真实感判断机制的新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人类认知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启示。
PREV : 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声音也会改变
NEXT : 饮用水硬度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