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犹豫难题:利用神经科学做出无悔的选择
BALI @ 2024.03.19 , 07:06 上午面对重大抉择时,我们常常犹豫不决,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认知偏差,运用心理距离感等技巧,更加理性地做出不会后悔的决定。
大多数人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都过于谨慎。学会克服影响决策的认知偏差,可以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定,避免事后反悔。
生活,可以说就像一场长期的21点游戏。在一种常见版本中,每个人最初会被发两张牌。目标是手中的牌面值加起来达到21,或者尽可能接近而不超过21。玩家可以选择"停牌"保留现有的牌,或者"再牌"要求再发一张牌加入总值。当然,风险在于超过21点就会被淘汰。
这听起来可能与日常抉择相去甚远,但我们许多重大人生决定归根结底都是这样的困境。我是留在原处还是大胆搬家?我是继续现有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我是继续一段不尽如人意的感情关系还是重新寻找真爱?在每种情况下,我们都必须权衡当下的稳定与一个更有风险但潜在回报更高的选择。
这种固有的不确定性让我们许多人陷入决策僵局,最终止步于现状,从未给自己一次大赢家的机会。另一些人相反,太容易被新事物的诱惑所蛊惑:他们随意赌博,直到冲动行为使他们一无所有。如果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你都有些许经历,那么帮助就在眼前。由于我们越来越了解影响决策的潜在认知偏差及其应对方法,我们现在有了循证策略来更理性地思考这些困境 - 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生活给我们的机会。
你可能会认为这些困境是独属于人类的,但在自然界探索与利用的权衡也随处可见。例如,一只觅食动物必须认识到它目前的领地资源有限,更富饶的绿洲可能就在不远处。"在某个时候,个体必须面对这个决定:是继续利用当前区域,还是采取更有风险的做法,迁徙到新区域探索?"利物浦大学的萨曼莎·帕特里克说。
对于任何一种生物,每个选择的相对优势将取决于群体中其他成员的行为。"如果所有个体都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将给每个个体带来代价,"帕特里克说。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不同物种在勇猛程度上有所差异。在许多物种中,有些个体比其他个体对陌生事物感到威胁更小。更大胆的那些更倾向于探索,而谨慎的那些则会留下来充分利用它们已经拥有的。
帕特里克与法国拉罗谢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大陆外雪托海峡的波黑岛上,研究了一群来此繁殖的雪鹈这个问题。每只鸟可以选择在海洋的一个有限区域觅食,或者展翅冒险,在风力的带动下飞离数百甚至数千公里远的现有区域。帕特里克说,它们依赖风力导航,这意味着它们不太可能回到原来的觅食区,因此探索是一种有风险的策略。
她的团队根据雪鹈靠近人类时的反应来评估每只鸟的勇猛程度。如果鸟儿在人靠近它们的巢穴时表现出极大焦虑,如发出噪音或站立,就被评定比表现出更温和反应的鸟儿更胆小。之前的研究发现,这种衡量方式与其他勇猛程度的衡量标准相关,如鸟儿倾向于探索陌生物体的程度。帕特里克的团队发现,它还预测了鸟儿探索其他领域、飞向远方寻求丰裕的倾向。
人类面临着更广泛的利用与探索的困境,但这种二元性选择的本质仍在。"利用与探索的困境跨越了生物复杂性的全部范围,"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学者丹尼尔·尤德金说。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移民:历史上,个人和群体不得不决定是留在原地还是另择更好的机会。但这同样与其他许多困境相关,从我们的浪漫向往到职业抱负。"我们不断做出是坚持我们所熟知的,还是去追寻更广阔的天地并冒一些可能导致不利结果但也有机会的风险的决定,"尤德金说。
有些人天生就是爱冒险的。就像那些更大胆的雪鹈一样,他们在不确定性中感受到的恐惧更少。极端情况下,这些人甚至愿意为了新鲜刺激而冒生命危险。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存在相反的问题。即便理性地做一次赌博很合适,由于一系列认知偏差,我们仍过于保守。
考虑一下损失厌恶偏差。人们往往远远高估自己冒险可能遭受的损失,而低估潜在的回报。心理学家使用金融投资来研究这一现象。志愿者可能会被要求设想自己获得了100美元,有机会将其投资于一家新公司。这有50%的概率使他们在原始投资之上再赚150美元。但如果该公司失败,他们将失去所有现金。
对许多人来说,失去最初的100美元的恐惧盖过了赢得更多150美元报酬的可能性,因此他们决定不冒这个风险。从短期来看,这可能有道理,但如果你在许多此类赌博中持续地厌恶损失,就会错失赚取可观利润的机会。"这些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德克萨斯州贝勒大学的凯伦·马克瓦说。他最近的研究显示,损失厌恶在不同收入和教育背景的人群中都非常一致,并且似乎随年龄增长而加剧。
另一个有问题的偏差被称为"陷阱成本效应"。这是指我们倾向于继续一个我们已投入资源但正在失败的项目,而不是及时止损,从长远来看节省下来。如果你曾经继续看一部自己并不喜欢的电影,只是因为不想"浪费"已经观看的时间,你就经历过陷阱成本效应的一个小例子。但它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职业生涯和爱情生活。
在这些决策中的第三个潜在驱动力是现状偏执——一种普遍倾向于偏好目前的处境而不愿改变。例如,我们可能总是选择同一品牌的汽车,只是因为它很熟悉,而我们不愿尝试新事物的不确定性。
单独看,这些偏差可能看起来很轻微。然而,在一生中,它们可能会阻止我们冒险尝试各种未知领域,即便这样做有很好的理由。更重要的是,这种心理惰性会对我们的幸福感产生持久影响,正如芝加哥大学的史蒂文·莱维特在一个相当巧妙的实验中发现的那样。
莱维特首先建立了一个网站,人们可以在上面描述一个重大困境,比如是否搬家、辞职、求婚、分手、创业或者收养孩子。然后参与者可以掷一个虚拟硬币来指导决策:如果硬币正面朝上,他们会被建议做出重大改变;如果反面朝上,他们会被建议保持现状。电子邮件问卷随后会跟踪他们六个月的进展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居然有人愿意让自己的想法这样被引导。但在一年内,那枚虚拟硬币被掷出了超过22,000次——结果非常耐人寻味。平均而言,得到"正面"的人比现状群体多25%倾向于破坏现状,选择改变生活。更重要的是,无论网站建议什么,做出改变的人比保持原样的人更加幸福。莱维特还跟踪了一些做出较小决定的人——比如是否节食、改变发型或纹身——这个结果并不成立。这表明对于小事我们无需过于纠结,因为这些决定对整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不大。
莱维特的结果表明,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可以从重新评估自己的处境,偶尔冒险踏入未知领域中获益。如果我们回到21点的类比,我们需要学会多一些"再牌"。但是如何做到呢?
也许我们可以向"极大化者"学习一些技巧,他们对于每一个情况都有强烈的寻求最佳结果的冲动。在心理学问卷中,他们可能会同意诸如"我从不会止步于次佳"和"每当我面临选择时,我都会设想所有其他可能性,即使当时没有出现"这样的陈述。意大利巴勒莫大学拉法埃拉·米苏拉卡及其同事最近的研究表明,极大化者通常不太容易受到认知偏差(包括陷阱成本效应)的影响,这意味着如果他们当前的选择行不通,他们会更愿意"再牌"。这种对生活的态度确实有一些优势。例如,在一组正在求职的学生中,极大化者最终获得的薪资比"满意者"(指那些往往选择第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的人)高出20%。
然而,这种策略也存在问题。"极大化使决策过程极其复杂、困难、有压力且在情感上会耗尽,"米苏拉卡说。要权衡每一个选择的利弊实在有太多选项。这可能会造成心理惰性:天生的极大化者面对如此多的选择会感到不知所措,最终无法做出任何选择。即使他们做出决定,问题也会持续。"极大化者会被这样的疑虑所困扰:他们没有评估的选项中可能存在更优选择,"米苏拉卡说。也许因此,他们往往会深深地为后悔和"错失恐惧症"所困扰,这会损害他们的整体生活满意度。
因此,当面临"留下还是冒险"的困境时,关键是在这些不同倾向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点。大多数人应该在赌局对自己有利时更愿意一搏,而不应太过冒险,置一切于度外。我们必须对新选择持开放态度,同时不贬低我们已经拥有的。我们需要有勇于冒险,但也不要对未选择的道路永远心怀遗憾。
值得庆幸的是,心理学的"明智推理"领域新兴的研究指出了一种看似符合所有这些标准的技巧。这种策略被称为"心理距离",类似于一种"隔岸观火"的视角。实施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你可以设身处地为身处类似困境的亲密友人提供建议,或者尝试预测在中期到较长时间后你会如何看待当前这个决定及其后果。如果你恰好精通多种语言,甚至可以用一种不太熟悉的语言思考这个决定,达到一种距离感。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目的都是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我们的困境。"我们天生被锁定在单一视角中,"尤德金说,"这类练习能帮助我们摆脱那些认知定式。"
之前的研究表明,心理距离技巧有助于更大的知识谦逊,鼓励人们在判断前考虑更多信息来源。现在也有很好的理由相信,它可以温和地推动我们摆脱"利用还是探索"困境中的惰性。例如,研究表明,心理距离可以改善人们对风险决策中潜在损失和收益的评估。根据尤德金最近的研究,它还增加了我们尝试新领域的愿望。在他的工作中,参与者玩了一种寻宝游戏,在虚拟的环境中寻找隐藏的分数——找到的分数越多,真金白银的奖励就越高。为了创造心理距离,有些人被要求设想他们是在为他人玩游戏。就像帕特里克研究中那些更勇猛的雪鹈一样,他们明显更倾向于探索新区域,而不是固步自封于已知区域。
马克瓦同意,心理距离可以帮助缓解损失厌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她让马克瓦让一些参与者设身处地为一位想购买彩票的朋友提供建议,从而创造心理距离。与那些直接为自己做决定的人相比,这些参与者更有可能鼓励朋友冒险购买彩票。
总的来说,心理距离似乎有助于让我们超越本能反应,更理性地权衡风险和回报。"当我们有距离时,我们的认知功能会更好,"尤德金说。"我们不会那么受基本偏好和直觉的影响。"
当然,也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最近的研究表明,提高我们对统计数据的敏感性也能减轻一些认知偏差的影响。例如,伦敦大学学院的乔纳森·斯蒂芬和同事发现,如果向人们解释大数定律和概率原理,他们就更有可能克服损失厌恶,做出更有利可图的赌博。
另一些研究人员则专注于决策的情感层面。他们发现,通过提高人们的正念和自我认识,可以缓解陷阱成本效应。例如,马萨诸塞大学阿姆赫斯特分校的本杰明·勒恩和他的同事正在研究一种名为"突破性写作"的技术,要求人们用流畅而不受阻碍的方式书写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就像通过心理距离来观察自己的心理状态一样,这种方法也可以引导人们客观地思考自己的预设观念。勒恩说,突破性写作有助于"让我们直视阻碍明智决策的情感和认知陷阱"。
所有这些发现都很有希望,但如果我们被期望采取行动并对此负责,它们能否同样奏效?在现实世界中,要付出努力和承担风险看似重获新生的代价可能会更高。尤德金最近的研究暗示,即便如此,心理距离也可能有所帮助。
在一个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参加不同的课程项目,每个项目都对应一个虚构的老师和教学理念。每个人都被分配了一个默认的项目,但也可以选择放弃它,并在期中切换到另一个项目。不出所料,大多数学生都决定坚持现状,留在最初分配的项目。但有一些学生则被告知设身处地为一个匿名朋友提供建议。这增加了心理距离,结果这些人更有可能建议切换项目。
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尤德金随后的一项更现实的研究中,涉及期权投资。总的来说,心理距离似乎确实能鼓励我们在面临现实生活的探索与利用抉择时做出更理性、更大胆的决定。
但是,正如上面雪鹈的例子所示,对于任何个体来说,冒险并非总是正确的选择。相反,关键是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为此,我们需要努力培养一种元认知技能:有意识地评估我们是否陷入认知定势,并相应地调整策略。尤德金说:"这可能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鼓励更多的勇气和探索,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需要更多的保守和完成任务的专注"。
马克瓦赞同这种观点。"这与寻求最佳选项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关于平衡,"她说。"通过克服损失厌恶和现状偏见,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但我们也不应该总是追求新的刺激。"
总之,我们都应该更加注重通过客观评估我们真正的处境,而不是被固有的认知偏差所束缚。有时,这可能意味着坚持现状;其他时候,则需要大胆一试。无论哪种情况,目标都是基于理性做出最佳选择。正如马克瓦所说:"我们无需对自己的决策过于苛刻,但我们确实应该努力做到清晰思考和自知之明。"
本文译自 New Scientist,由 BALI 编辑发布。
PREV : 新研究认为,我们的宇宙没有暗物质
NEXT : 今日好价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