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与停滞:科举如何影响中国命运
BALI @ 2024.09.25 , 07:03 上午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人力资本的发展与社会流动,但也造成了技术发展的停滞。
无摩擦的专制
Jordan Schneider: 我们从万历帝和亨利八世开始谈起。你如何比较这两位人物?
Yasheng Huang: 从历史上看,他们生活在相近的时期,但政治体制截然不同。万历帝不需要与任何人协商就能做决定。他想任命他的第三个儿子为继承人,但遭到了儒家官员的反对。而亨利八世则不得不面对来自教皇和贵族的多重压力。他必须获得离婚的许可才能娶安妮·博林,而万历帝在这方面没有这样的限制。这种东西方的差异早已根深蒂固,影响了中国与西方的不同。
Jordan Schneider: 亨利八世需要与众多力量抗争,而万历帝几乎没有人会对他发动政变。这种权力结构的差异让我们回到隋朝之前,比较汉朝与后汉时期及罗马帝国的情况。
Yasheng Huang: 早期西方文明重视暴力和战争,许多杰出领导者都出自军事背景。相比之下,早期中国历史同样有战争,但更强调通过人为创造的标准来评估人力资本,即科举制度。这种制度追溯至隋朝之前,隋朝将其制度化,保持了中国的统一。
秦朝虽然统一了中国,但未能长期维持统一。隋朝从分裂的王国中重新统一了中国,科举制度则在这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罗马帝国主要通过军事征服维持统一,但最终也未能长久,导致欧洲自那时起便一直处于分裂状态。
Ilari Mäkelä: 将隋朝视为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是非常有启发性的。这一时期的分裂与汉朝末期的动乱,类似于后罗马帝国时代的欧洲,表现出政治与意识形态的自由。
Yasheng Huang: 汉隋之间的时期往往被忽视,但我称之为“欧洲时刻”,因为那是一个政治自由与人力资本流动的高峰期。这一时期也是中国技术与人文学科创造力的巅峰。
Ilari Mäkelä: 你能谈谈如何衡量技术发展和人文学科的发展吗?
Yasheng Huang: 这项研究建立在乔瑟夫·尼达姆的工作基础上。他的团队整理了关于中国科学与文明的27卷著作。我们与中国学者合作,数字化这份资料,分析其中的数据,揭示了汉隋时期的技术与人文创造力的高峰,这一发现并非通过传统的历史叙述能得出。
Jordan Schneider: 你的书虽然引入了许多数据,但也包含了许多故事和叙述。你认为为什么过去的研究更偏向叙事?
Yasheng Huang: 我相信系统性的方法能提供洞见。年轻学者越来越多地进行系统研究,但在学术界,叙事仍占主导地位。我的目标是揭示历史与社会中的普遍规律,而不仅仅是讲述故事。
Ilari Mäkelä: 隋朝建立了系统的考试制度,虽然皇帝有最终决定权,但通过标准化的考试,许多中层管理者得以进入官僚体系。这对中国是福是祸?
Yasheng Huang: 这是个公平的总结。虽然很多自由知识分子批评科举制度,但我认为它对中国人力资本和识字率的提升有重大贡献。尽管科举仅向男性开放,但母亲的教育作用也促进了整体文化的提升。
Ilari Mäkelä: 你提到科举带来了政治流动性,但有人认为这与社会流动性不同,能否进一步解释?
Yasheng Huang: 科举确实提供了政治流动性,使得农民可以通过考试成为官员,但这种流动性有限,主要集中在官僚系统内,并未扩展到商业或其他领域。
数据与科举的功效
Yasheng Huang:很简单。回到我们之前讨论的数据,这并不是可以仅用故事来说明的。你必须使用统计和数据。早期历史学家何炳棣研究科举制度,证明其具备优才选拔的特性。后来的历史学家则认为某些成功者出身显赫家庭,但这是否就是其成功的原因?也许他非常聪明。
我并不是说第二种观点错误,而是仅仅讲故事不足以让人信服。在我与华盛顿大学的Clair Yang合作的研究中,我们进行了统计测试,以确定家庭背景对考试表现的影响。无论你是否来自富裕或政治显赫的家庭,统计上应该能看到这种影响。
确实,在前两轮匿名考试中,我们并未发现家庭背景对考试成绩的影响。这一点相当令人印象深刻——追溯到6世纪、7世纪、9世纪和13世纪,背景并未影响考试成绩。这表明他们有一个相当不错的系统,也就是匿名化。中国实际上发明了双盲系统,考官不知道考生是谁,考生也不知道考官是谁。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值得中国获得认可。这是更有力的证据,表明科举制度确实是优才选拔的。
皇权与权力中心
Jordan Schneider:这为我们谈论朝廷政治动态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你提到,在最高层次上,家庭背景与教育成果之间存在负相关,这似乎很有趣。
Yasheng Huang:在科举的前两轮中,家庭背景未影响考试成绩。然而,在最后一轮,即殿试中,考官已知考生的背景。这一轮包括书面和口头部分,由皇帝担任主考官。
惊人的是,来自富裕家庭的考生在这一轮的表现更差。这与当今教育体系中家庭背景与教育表现的正相关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的研究揭示了在帝国中国的负相关关系。
我们认为,皇帝不愿意任命来自独立权力基础的官员。最终轮选出的官员将负责设计未来的科举考试、为政府提供建议并与皇帝直接接触。这一系统有效地边缘化了贵族和成功商人。
这与欧洲王室的情况截然不同,后者互相联系并共享权力。在中国,皇帝通过垂直系统维持绝对主导地位。甚至皇帝的妃子也通常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民家庭,故意排除那些显赫家庭出身的人。
帝国政治的变化
Jordan Schneider:你还研究了皇帝如何处理不同意见的高官。能否详细讲讲这对制度的好处?
Yasheng Huang:我们的研究揭示了中国帝国历史中的有趣模式。早期,持不同意见的官员往往被处决。然而,自科举制度实施后,官员在出现冲突时通常选择主动辞职。
这种转变与争论性质的变化有关。早期的官员可能对皇权构成根本威胁,必须通过物理消灭来防止政变。而后来受科举制度影响的官员,即使在具体政策上有分歧,依然接受帝国制度的整体合法性。
Clair Yang和我正在撰写一本关于中国政治演变的书,利用精确数据表明,科举制度建立后,政变发生的频率显著下降。该制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工具,同化了人力资本的技能和理念。
例如,在万历年间,皇帝放弃统治时,没有人考虑推翻他,尽管他渎职。这种对制度合法性的接受使得分歧能够以更和平的方式解决,官员可以选择辞职,而不是被消灭。
科技与商业的关系
Ilari Mäkelä:你提到的“无摩擦专制”与科举制度之间的联系引人注目。然而,这也引发了对技术创新的质疑。
你展示的数据表明,隋朝之前的中国发明更为普遍,之后有所减少。你还提到佛教的盛行与创新之间的相关性,暗示知识多样性促进创新。
然而,宋朝似乎与这一模式相悖。它常被视为中国最具创新性的时期,产生了许多重大发明。那么这如何与你的论点相契合?
Yasheng Huang:宋朝确实给我们的论点带来了挑战,我们将在即将出版的书中详细讨论这一点。
虽然宋朝确实创新丰富,发明了四大名著中的三项(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仍是一个统一的帝国,趋向于单一意识形态,这与欧洲情况不同。
在我们当前的研究中,我们开发了一种衡量发明重要性的标准。即使考虑到重大发明的权重,汉隋间歇期仍然是最具创造性的时期。这一时期在纯数学等重要发明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发明往往不如“四大名著”那么广为人知。
Ilari Mäkelä:我们还没有讨论商业作为潜在权力基础的角色。部分学者如达龙·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罗宾逊强调商业权力对英国工业化的重要性。商业在中国“无摩擦专制”的故事中如何定位?
Yasheng Huang:商业可以影响技术和政治。商业繁荣与技术创新之间可能存在联系,这可能助力了宋朝的成就。然而,商业只是众多因素之一。
在西方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商业在更广泛的政治和思想自由框架内发挥作用。单靠商业不足以引发工业革命。
中国的商业始终在限制环境中运作,类似于杰克·马的商业帝国虽然蓬勃发展,却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这种限制环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发展,但不足以引发工业革命。
关于政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单靠商业并不能改变政治结构。宋朝的商业活跃,但依然是专制体制。实际上,它还创造了中国哲学中最为限制的意识形态之一——新儒学,而佛教则逐渐衰退。
Jordan Schneider:有趣的是,尽管与周边国家有过接触,传统依旧延续。你提到,忽视将军与军事指挥的价值,可能导致更多战争失败。汉民族在过去两千年里确实经历了许多这样的情况。游牧民族突然决定采用八股文来治理国家,这听起来并不太可能。
那么,像蒙古和满族这样的侵略者,最初并不认同儒家思想,为什么会最终采纳并延续这些制度呢?
Yasheng Huang:科举制度对中国的逆转接管是段引人入胜的历史。蒙古人最初没有这种文化或制度,因为他们主要专注于战争。然而,他们逐渐认识到这一制度对于统治广袤帝国的有效性。
元朝的疆域广阔,需要大量能干的官员和管理者。科举提供了获取这些人力资源的途径,确保了帝国的一致性。蒙古人不仅复兴了科举,还创新性地将最严格的意识形态融入其课程中。
元朝巧妙地利用了两个汉族的发明——科举和宋代朱熹所发展的理学。他们将这些元素结合,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严苛的制度。课程的收窄始于宋代,在蒙古统治下达到了顶峰。
随后的明朝继承了蒙古对科举的修改。即使是满族的清朝,也迅速意识到科举的价值。这显示了该制度作为专制统治工具的强大。
Jordan Schneider:确实,这一体系的关键在于规模与活力之间的权衡。尽管拥有一万名精通儒家经典的官员能确保一定的能力,但这未必会促进激进的创新或变革——这有利也有弊。
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帝位继承。长子继承制未必总能产生最能干的统治者,但它提供了清晰与稳定,避免了与其他继承方式(如奥斯曼帝国或元朝所见的)相关的流血事件。
Yasheng Huang:你的观察非常到位。在研究东西方的政治历史时,我们发现各自系统发展了不同的冲突解决方法。民主允许在既定规则内的分歧,而专制则依赖武力或洗脑来压制异议。长子继承制是另一种冲突解决工具,提供明确的继承规则以防止权力斗争。
王李提议违反长子继承制对政权构成潜在威胁,引发了儒家士大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会削弱继承的基本规则。中国的制度通过让儒家学者从小教育继承人,灌输儒家价值观和伦理,作为额外的保障。
最终,这些制度旨在通过放弃部分控制或巩固控制来解决冲突。中国选择了后者。
科举制度的崩溃
Jordan Schneider:让我们讨论清末时期,科举制度开始解体。商业繁荣、西方影响和军事失败让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新的意识形态出现,如促成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到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你能详细讲讲这一转变以及帝国传统与后来的共和时代之间的延续(或缺失)吗?
Yasheng Huang:
这一转变有几个因素。
1. 清朝人口增长使科举竞争愈发激烈,名额没有成比例增加。
2. 清政府意识到科举有利于汉族,因为他们与这一制度的长期历史,因此实际上减少了招生,进一步加剧了竞争。
3. 意识形态的挑战出现。科举虽然成功抑制了佛教和道教,但基督教的到来却更难以应对,且带着强大的力量。
4. 西方的侵入进一步削弱了满族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这些因素交汇的一个典型例子。由洪秀全领导的这场运动是一位失败的科举考生,他接受了基督教,显示了科举制度维持合法性的无能。尽管运动最终被镇压,但耗尽了政府资源,导致官职买卖,进一步削弱了科举的公信力。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帝国制度的崩溃,并建立了共和国。
Ilari Mäkelä:另一个重要发展是为了对抗太平天国而建立的现代军队。这导致了强大军事领袖的出现,如袁世凯,进而加速了帝国的崩溃。你认为这一点在整个故事中有多重要?
Yasheng Huang:虽然军队权力的增强确实是一个因素,但我们不应过分强调其重要性。共和革命主要是由平民而非将军发起的。这是一场由思想和地方叛乱推动的革命,而非传统的军事政变。
军队主要是试图捍卫现有政权,而非推翻它。崩溃更多是由于意识形态叙事的丧失和帝国制度合法性的缺失。我越来越相信,思想和意识形态在历史中的作用比经济或军事力量更为重要。
Jordan Schneider:我们来谈谈蒋介石,他的领导风格融合了基督教、法西斯主义和儒家思想。你认为他从帝国传统中采纳了哪些元素,是否有他应该更加重视的方面?
Yasheng Huang:国民党在蒋介石领导下,面临的规模与范围的平衡问题,比他们的帝国或共产主义对手更为复杂。他们从未完全解决西方影响与中国专制传统之间的冲突,导致一种不稳定的安排,虽然允许一定的多样性,但缺乏明确的方向。
这种缺乏解决方案导致了临时的解决措施和台湾的民主化。蒋介石试图保持专制的外表,同时融入范围和多样性的元素,这并不是理想的组合。民主制度通常更能有效地整合异质性。
Ilari Mäkelä:为了让我们的听众更清楚,当你提到规模与范围时,是指系统处理统一性(规模)与多样性和异质性(范围)的能力,对吗?
Yasheng Huang:没错。规模指的是规模经济,生产数百万个相同的产品或维持单一政党与意识形态。范围则包括多样性,例如在民主中拥有多个政党、自由派和保守派。
我的书探讨了中国如何最初应对这些对立的力量,最终选择了以牺牲范围和多样性为代价的规模。相比之下,西方国家通过拥抱范围来解决这一紧张关系,创造出可以管理冲突、促进经济发展并维护政治与意识形态多样性的系统。
Ilari Mäkelä:科举制度似乎是偏向规模而非范围的典型例子。你书中有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过于专制的稳定是有害的。这一结论并非基于西方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是基于中国自己的历史。”
Yasheng Huang:我希望通过中国历史传达这个信息,劝说人们重新考虑对多样性和竞争的厌恶。中国在历史上,当允许一定程度的多样性时,往往会繁荣昌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
对于关心经济增长、发展、技术和科学的人来说,中国应该庆祝多样性,而不是压制它。中国历史的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PREV : 全球核战争后的粮食安全危机分析
NEXT : 自冰河时代以来,人类的青春期都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