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的语言:我们的表情带有文化“口音”
BALI @ 2024.11.08 , 07:00 上午我们的表情带有文化“口音”,在不同背景下传递情感也有所差异,反映了身份、文化规范与社会期望。
脸部表情和口音类似,是一种连接彼此的普遍信号,让情感跨越文化边界。令人意外的是,即便是这些看似本能的交流方式,也带有微妙的文化“口音”,受到文化、社交背景和周围情境的影响。正如口语在不同地区有差异,我们的面部表情也折射出身份层次、文化规范和社会期望。作为一个生活在陌生土地的“异乡人”(一个在澳大利亚生活的美国人),我每天都会被这些身份、规范和期望所吸引和触动。以下是关于我们如何分享情感的研究,以及为什么这种分享既具有普遍性又因文化而独特。
情感的普遍性
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Paul Ekman的研究发现,基本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惊讶和厌恶)在不同文化中都能被辨认。这一假设认为,共同的表情系统进化而来,帮助我们快速、清晰地交流,为共情和理解打下基础。不论在哪里,微笑通常表示快乐,皱眉则表明悲伤。Ekman的研究显示出某些表情是“硬性编码”的,但这种普遍性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后续研究表明,文化影响会在情感表达和解读中增添独特的层次。
非语言“方言”
Ekman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研究员Hillary Elfenbein进一步提出了“非语言方言”这一概念。这些微妙的差异意味着,我们在自己文化中更能准确解读表情,这一现象被称为“内群优势”。像是口语的区域方言,这些非语言方言在我们表达情感的方式中创造出不同。例如,虽然微笑在全球范围内表示快乐,但其强度或伴随的其他手势可能各有不同。这些细节帮助我们识别同文化群体中的人,增添了表情的本土化风味。
举例来说,在我搬到澳大利亚不久后,我很快发现,在散步时我能在远处看出某人是否是澳大利亚人,仅凭他们说话的方式。停顿、手势和对话的节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流动感——这是我以前从未注意过的文化“口音”。这些非语言“口音”,和口头方言一样,增添了文化背景中熟悉的细节。
大脑的跨文化适应
认知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大脑能够适应并识别跨文化的情感表达。通过足够的接触或训练,人们可以学会解读不同背景的表情,从而跨越文化差异。这种适应能力得益于大脑的可塑性——即大脑的学习和调整能力。研究表明,经常与其他文化互动或接受特定的情感识别训练,可以提高解读准确率,使我们在全球环境中更好地沟通。
动态面部动作
研究员Chen和Jack从新的角度出发,研究我们在表达情感时面部肌肉的动态变化。通过数据驱动建模,他们发现,虽然核心表情是普遍的(如Ekman所述),但还有更多内容。情感的强度、唤醒度和支配感都增添了微妙的细节(即,表情是共享信号与文化变异的混合体)。这些见解对AI领域尤其有价值,因为理解这些微妙之处可以帮助开发更尊重文化差异的技术。
PREV : 日常纸制品的原材料可能加剧了葡萄牙等地野火
NEXT : 高强度运动能抑制食欲,尤其是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