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新政致科研动荡,多数美科学家欲“出走”海外,欧洲加拿大成热门选项。

Donald Trump 总统上任后,美国科研界风云突变,这让众多科学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与职业规划。根据《自然》杂志的一项调查,在超过1600名参与者中,高达四分之三(超过1200人)表示,面对 Trump 政府引发的种种动荡,他们正认真考虑离开美国。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和加拿大,那里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迁徙地。

这种想法在处于职业生涯起步阶段的研究人员中尤为普遍。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690名研究生级别的研究人员里,竟有548人萌生去意;而在340名博士生中,同样有255人表达了离开的想法。

MAGA后遗症:多数科学家选择离开美国

Trump 政府大刀阔斧地削减科研经费,在亿万富翁 Elon Musk 主导的全政府范围成本压缩行动下,许多由联邦资助的科研项目被迫中断。成千上万名联邦雇员(其中不乏科学家)经历了被解雇后又依据法庭指令重新聘用的波折,而更多大规模裁员的阴影依旧盘旋不去。再加上日益收紧的移民政策和围绕学术自由的激烈争论,整个美国科研体系弥漫着动荡与不安,让研究人员们身心俱疲,无所适从。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杂志在本月初通过其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以及《自然简报》电子邮件通讯发起了一项调查,询问读者们是否因为这些剧变而考虑离开美国。最终,大约有1650人参与并完成了这项调查。

在考虑迁往何处时,许多受访者倾向于那些他们已经拥有合作伙伴、朋友或家人,或是语言相通的国家。正如一位受访者所言:“只要是支持科学的地方,哪里都行。”当然,也有一部分当初为工作来到美国的科学家,现在计划着回到自己的祖国。

然而,更多的情况是,许多科学家原本并无离开的打算,是 Trump 政府削减经费、解雇研究人员的举措,迫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位在美国顶尖大学攻读植物基因组学与农业方向的研究生坦言:“这里是我的家园,我深爱着我的国家。但现实是,我的很多导师都在劝我,赶紧走,就现在。”

这位学生的故事颇具代表性。当 Trump 政府突然切断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时,她的研究经费和生活津贴也随之断流。尽管导师紧急筹措了短期资金帮助她渡过难关,但她现在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去申请竞争异常激烈的助教职位,只为能支撑到完成学业。其实,由于对国际农业领域怀有浓厚兴趣,她原本就考虑过去国外做博士后。如今,经费的断绝以及目睹同事被解雇的遭遇,更是坚定了她离开的决心。“眼睁睁看着所有的研究工作戛然而止,太让人心碎了,”她难过地说,“我已经开始非常认真地在欧洲、澳大利亚和墨西哥寻找机会。”

她并非不留恋故土,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如果未来有一天美国的科研环境能够恢复平静,她愿意回来。但眼下,她无奈地表示,Trump 政府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像她所关注的全球粮食体系这类研究,“根本不会被列为优先事项或重点”。“如果我还想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她补充道,“就必须去那些真正重视它的地方寻找机会。”虽然美国的私人基金,比如慈善捐赠,也是一条可能的出路,但她预见到,届时将不得不与大量失去联邦资助的项目一同争抢有限的资源,竞争无疑会异常激烈。

不仅仅是研究生,许多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科学家也感同身受。另一位受访者形容当前的动荡对他们这群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他解释道:“我接触过的一些资深研究员或许觉得他们有资本挺过这场风暴,但我们这些刚起步的研究者可没有这样的‘奢侈’。这本该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关键发展期,结果短短几周内就被搅得天翻地覆。”

这位在美国本土长大、目前在一家顶尖大学担任医师科学家的研究者,如今正将目光转向加拿大。就在他得知自己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经费被突然终止的当天,他便立刻联系了一所加拿大大学的系主任——对方之前就曾多次邀请他加盟。现在,他和同为科学家的妻子正在积极参加加拿大的工作面试,期望能在年底前完成搬迁。

这位研究者还提到,美国之外的科研机构显然注意到了这场“人才地震”,并正抓住这个机会。“根据我们接触的机构以及其他正在寻找海外职位的人反馈来看,”他说道,“很多国家的大学都把这看作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我感觉,他们的思路已经从‘我们能不能吸引几个人才过来?’转变成了‘我们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因为想来的人实在太多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打算离开。少数受访者立场坚定,表示没有离开美国的计划。有人强调:“美国的学术界拥有最顶尖的研究设施。”另一个人则直言:“我哪儿也不去,(离开的想法)太可笑了。”

但对于那超过1200名考虑离开的科学家来说,前路充满了挑战和无奈。一位教职人员写道:“我希望能尽可能久地留在这里,支持我的实验室和学生们,可是一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经费被大幅削减,我们恐怕就真的没有留在美国的选择了。”另一位受访者则只向欧洲的职位投递申请,他解释说:“我是一名跨性别者,当前(科研环境和身份认同)的双重打击,让我几乎不可能在这个国家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正如一位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生所总结的那样,这或许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谁愿意离开呢?可留下来的话,出路又在哪里?”

本文译自 nature,由 BALI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6)

PREV :
NEXT :

商周知 03月31日 09:36 / 河北省保定市1楼
(⊙o⊙)哇,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13029322 / 举报 / OO [8] / XX [2]
费拉懦夫 03月31日 09:56 / 加拿大2楼
跑路要趁早,别国的经费和坑位也都是非常有限的。现在跑已经有些晚了,特朗普一当选就联系好下家跑路那些科学家相对来说赢麻了,远见堪比胡适。一月底二月初跑路的堪比张爱玲。
#13029372 / 举报 / OO [51] / XX [10]
sika 03月31日 10:46 / 湖北省武汉市3楼
给老鼠变性学家们
#13029505 / 举报 / OO [15] / XX [32]
锻刀大赛长沙人 03月31日 11:02 / 湖南省长沙市4楼
怎么说都比之前教孩子变性,100多种性别的时候要好点吧,除非你是变性科学家
#13029558 / 举报 / OO [17] / XX [28]
三国没杀呀 03月31日 11:22 / 韩国5楼
正在考虑那就是还没去咯,就说说而已
#13029630 / 举报 / OO [14] / XX [2]
享受堕落 03月31日 12:30 / 德国黑森州法兰克福6楼
北京欢迎你
#13029843 / 举报 / OO [8] / XX [12]
ponlab 03月31日 15:17 / 安徽省合肥市7楼
实际上这些受到影响的具体是什么学科的什么科学家?说不定真有不少变性学这种觉醒学科的。
#13030348 / 举报 / OO [19] / XX [15]
盒子 03月31日 19:22 / 上海市浦东新区8楼
煎蛋评论区什么时候反智成这样了
#13030907 / 举报 / OO [23] / XX [7]
半夜煮龙虾 03月31日 22:54 / 重庆市9楼
欧洲应该还是首选,正好欧洲迫切的需要一场战争来重塑规则。
#13031276 / 举报 / OO [1] / XX [0]
r9yd 04月01日 01:27 / 美国10楼
#13029505
#13029558
#13030348

啊对对对,癌症不需要治,假药不需要打,只要俺的孩子不变性就天下太平咯。

你以为砍研究经费是看哪个不顺眼砍哪个?错啦,是先把所有研究全部砍掉,然后两个月后看看哪个顺眼的又放回去。川普上任没多久就暂停了所有FDA、NIH对外界的拨款。不是夸张,就是字面意义上所有。导致大量PhD被撤销录取。在读PhD就只能靠导师保佑能找到私人资金。

还得拜一下雍和宫,以免签证被check。被check的话少则6周,多则6个月。也就是说,一旦被check,你这学期就玩球吧。

川粉会告诉你,这些措施是只针对DEI研究。你说呢?这已经不是裁员不小心裁到大动脉了,这是专盯着大动脉裁。
#13031422 / 举报 / OO [7] / XX [9]
鄗立恒 04月02日 08:37 / 河北省石家庄市11楼
还TM大动脉。就算国家拨款的科研都停了又怎样?最牛x的不都是私企?亚马逊、谷歌、苹果、微软,哪个靠科研拨款?
#13034290 / 举报 / OO [1] / XX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