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蛋价飙升,引发全民抢购小鸡热潮,一鸡难求。

在蒙大拿州海伦娜,Murdoch's Ranch & Home Supply 这家店平日里难得见到排队的盛况。然而,近来想要进店,排上几个小时的队已是家常便饭。队伍里,人们为了争个好位置甚至会发生口角;店内,员工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一天要应对多达两百通来自心急火燎的顾客的咨询电话。而这一切喧嚣,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小鸡雏。

“这景象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店员 Kira Amdahl 感叹道。她补充说,以往那些小鸡雏,总要在店里待上几天甚至几周才能找到新家。“可现在呢?顾客们蜂拥而至,往往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的小鸡就被抢购一空了。”

并非只有 Murdoch’s 一家店铺将顾客拒之门外。放眼全美国,对鸡的需求早已远远超过了供应量,这让许多渴望自己养鸡的人们四处奔波,只为寻得几只小鸡雏。不过,专家指出,这场“小鸡荒”其实并非直接源于那场席卷全国的禽流感。事实上,面向家庭饲养者的小鸡供应量,整体上并未出现明显下滑。

“问题关键不在于小鸡真的少了,而是想要买的人实在太多了。”来自爱荷华州韦伯斯特城的 Murray McMurray 孵化场总裁兼共有人 Tom Watkins 一语道破。他提到,以往顾客订购小鸡,通常只需要等待两到三周,可如今,他孵化场今年的订单早已排满,全部售罄。“去年秋天我还以为市场会降温呢,”他说,“结果到了今年一月底,我就意识到,这绝对会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那么,这股热潮究竟从何而来?答案直指飙升的鸡蛋价格,而这正是禽流感爆发的直接后果。来自联邦储备经济数据显示,去年十月,一打鸡蛋的价格尚为3.37美元,到了今年一月便突破了5美元大关,上个月更是攀升至惊人的6.23美元。眼看着鸡蛋开销节节攀升,在家饲养几只下蛋母鸡的想法,自然变得格外诱人。社交平台 Reddit 上,一则关于抢购小鸡的帖子引来了数百网友的共鸣点赞,还有些人另辟蹊径,干脆尝试在家自己孵化小鸡,以绕开这“一鸡难求”的困境。

“每当经济不景气时,人们总会倾向于寻求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家禽专家 Scott Beyer 指出。他回忆道,无论是经济大衰退时期,还是前几年的新冠疫情期间,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一次,驱动因素变成了高昂的蛋价。Beyer 预测,商业养殖场的鸡群数量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从而让市场价格稳定下来。但他同时强调,市场的恢复是必然的,甚至有可能出现过度修正,导致鸡蛋价格在未来“很快就会大幅回落,甚至打折出售”。

然而,这种市场的剧烈波动也让店员 Kira Amdahl 深感忧虑。她的店每年春天会销售大约十一周的小鸡,眼下几乎每位顾客都要买走近一打。她清楚地记得,上一次经历类似抢购潮还是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当时的热潮过后仅仅几个月,她就看到当初那些兴冲冲买鸡的顾客们,开始在布告栏和 Craigslist 网站上张贴广告,急切地想为他们那些迅速长大的鸡寻找新主人。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鸡最终被无情地抛弃,甚至难逃被宰杀的命运。

“这真的让人很难过,” Amdahl 补充道。她解释说,许多跟风养鸡的人并未真正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或许鸡饲料的价格还能接受,但初期的投入成本可能相当可观:你需要建造鸡舍、购买垫料、添置喂食器,甚至还要准备好应对潜在的兽医账单。等到寒冷的冬天降临,你还得考虑保暖措施,比如隔热材料、取暖灯,以及防止饮用水结冰的加热带等等。“养鸡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投入大量心血。”

当然,Scott Beyer 也强调,如果方法得当,并且能够坚持下去,家庭养鸡确实可以带来不少益处,既经济实惠又对环境友好。“自家产的鸡蛋,可以说是为餐桌增添优质蛋白质最便捷的途径之一了,”他说道。“我们确实需要鼓励更多人亲身体验种植粮食和饲养动物的过程。”

不过,Beyer 也指出了当前的一个“变数”:随着需求的激增,小鸡本身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这无疑会拉长通过鸡蛋收回养鸡成本的时间,甚至可能让这个周期变得不切实际。但另一方面,孵化场的 Tom Watkins 表示,他已经观察到需求的势头开始有所缓和,并相信“市场对小鸡的需求总有饱和的一天,该养鸡的人最终都会养上。”

尽管如此,眼下这场抢购小鸡的热潮显然还未停歇。“在过去几个月里,我们孵化场每天都要应对大约2000通咨询电话,”Watkins 透露,这个惊人的数字至少是平常业务量的三倍。“如此巨大的需求,确实让我们应接不暇。”

本文译自 Grist,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