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移植捐肾后感染寄生虫,险些丧命,捐赠筛查政策被迫更新。
一个61岁的男子在接受肾脏移植后两个月,突然病倒住院。他疲惫不堪、恶心呕吐,感到极度口渴并出现尿量异常增多。十天之内,他的情况迅速恶化,血氧开始下降,肺部充满液体,持续呕吐无法进食,医生不得不插入胃管。他的血压和血氧持续下滑,最终被送入重症监护病房并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但病情依然毫无起色。
最终,他被转回原接受移植的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ICU,医生诊断他处于急性呼吸衰竭和休克之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本周发表了一篇病例报告,详细记录了这起近乎致命的医疗事件。Mass General的医生们在排查病因时,先是向他的妻子了解病情进展,再查阅家族病史,联系了提供肾源的地区器官采购组织,试图拼出一个完整的线索图。
男子的化验指标提示他体内存在感染。但作为一个正在服用多种免疫抑制药的器官移植患者,他可能遭遇的感染病原实在太多,医生只能逐一排除。
该院移植与免疫缺陷感染科的主任医生Camille Kotton表示,这位病人服用了多种药物来预防常见感染,其中包括能够抑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的抗病毒药,也使用了广谱抗生素以防细菌感染,以及能阻断真菌与原虫感染的组合药物。
然而,有个异常信号引起了Kotton的注意:男子的嗜酸性白细胞数值异常升高,这种白细胞常在寄生虫感染中升高。他腹部的紫红色皮疹也提示有异,考虑到他症状的严重性,Kotton怀疑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全身寄生虫感染。
进一步回顾病史,发现这名男子在移植后曾接触过家猫和狗,其中还被猫抓伤过。但那种常见的猫抓病无法解释他这种程度的症状,而美国本土常见的犬源寄生虫如蛔虫,也极少造成如此严重的全身性崩溃。
Kotton开始怀疑罪魁祸首是旋毛虫Strongyloides,这是一种通过狗在热带地区传播的人体线虫。一般人感染后症状轻微或不明显,但在免疫系统遭到抑制的人体内,这种虫会迅速大量繁殖,出现所谓“超感染综合征”,并在全身器官间穿行,包括肝、脑、淋巴系统和骨骼肌。
Kotton随后联系器官捐赠机构,得知供体生前来自加勒比地区,而该地区正是Strongyloides的高发地。更严重的是,供体在捐赠前并未接受相关寄生虫筛查。事后追查发现,供体保留的血液样本中确实存在针对这种寄生虫的抗体,而受体在移植前的血液样本则是阴性,说明寄生虫并非原有感染,而是通过肾脏移植传入。
Mass General的医生立刻展开检查,发现病人的肺部和粪便中都有虫体和虫卵;他的皮肤活检也在皮疹区域检出了虫子,说明这些虫正是在体内横行穿梭。
治疗这种全身性寄生虫感染十分棘手。理论上,最佳方式是静脉注射强效驱虫药,但治疗Strongyloides的伊维菌素在美国仅获批口服使用。而病人因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口服吸收效果很差。
考虑到病人命悬一线,医生紧急申请批准,采用原本只用于动物的皮下注射方式联合口服给药。此时,他们也收到了来自另一家医院的消息:供体的另一个肾移植给的病人同样病危。两院医生随即展开信息共享。
幸运的是,两名患者最终都成功救回。但这起事件也引发深刻反思:这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根据2021年美国器官采购与移植网络的报告,所有器官移植中出现感染的概率仅为0.14%,但在那极少数因器官传播的寄生虫病例中,有42%由Strongyloides引发。
2023年,美国器官共享联合网络因此修改政策,建议所有器官捐赠者统一筛查Strongyloides。这起事故,也无疑印证了这一改变的必要性。毕竟,哪怕千分之一的漏洞,在人体这个精密系统里,也足以摧毁生命。
本文译自 Ars Technica,由 BALI 编辑发布。

王摸鱼夏款T恤第二波发布,有粉色和无图速干款
数据加载中...BIU...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