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靠基因复制和平衡机制,或破解抗癌长寿谜题。

蝙蝠的体型虽小,寿命却出奇地长,有些种类甚至能活到40年,这几乎是同等体型哺乳动物的十倍。而且更令人惊讶的是,它们极少患癌。如今,一项来自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或许终于解释了这个不合常理的现象,也为人类抗癌与延寿打开了新思路。

癌症,一直被视为人类长寿的代价。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不断累积基因突变,每一次细胞分裂都伴随着风险,哪怕只是一点点失误,都可能埋下癌变的种子。

但蝙蝠似乎打破了这一“生命定律”。按照它们的体型,它们的寿命本该只有几年,可现实却告诉我们,有些蝙蝠能活上四十年。如果换成人类,那就相当于能在生日蛋糕上插满180根蜡烛。

这项研究揭示,蝙蝠靠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在长寿和抗癌之间巧妙游走。研究人员发现,多种蝙蝠拥有多个p53基因的拷贝。这个基因是出了名的肿瘤抑制因子,在人类中只有一份拷贝,而像大象这样的“抗癌冠军”则拥有多达20份。值得注意的是,超过一半的人类癌症都与这个基因的突变有关。

然而,单靠过多的p53并非万能。如果太积极地清除细胞,反而可能干扰正常生理功能。于是蝙蝠体内出现了另一个关键角色:端粒酶。这种酶能帮助细胞继续分裂、延缓衰老。单独来看,端粒酶活性太强往往会诱发癌变,但当它与多个p53同时存在时,却达成了一种精妙制衡。前者提供延续生命的能力,后者则像一个警惕的看门人,随时准备出手清除有变异倾向的细胞。

这种机制堪称“内外兼修”。更令人佩服的是,蝙蝠的免疫系统也极为高效,它们不仅能精准杀死癌变细胞,还几乎不会引发过度炎症反应——这也是人类免疫系统常常在抗癌战中落败的一大短板。

目前,这项研究还处在初步阶段,尚不清楚这些机制在人体内是否同样有效。但研究团队表示,此次结果进一步确认了p53在预防癌症中的核心作用,也为当前多款正在研发、以p53为靶点的抗癌新药提供了理论支持。

或许,有朝一日,我们真能从蝙蝠身上学到“如何优雅地活到一百八”。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BALI 编辑发布。


王摸鱼夏款T恤第二波发布,有粉色和无图速干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