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蛋小学堂:我们为什么会“怀旧”
pwwp @ 2013.06.03 , 12:28 上午[-]
为什么我们会怀旧?为什么我们脑海中也会有音乐挥之不去。那婶婶的闹海里的锅,和“怀旧”又有啥联系呢?
本期Vsauce中,话痨症发作的Michael大叔将为众位解释背后的科学。
我才不会说是因为大叔话痨的太厉害导致我写不动视频介绍所以只写了这么一点呢
视频:
[link]
相关链接:
Samuel J. Seymour
维基百科
Samuel James Seymour (March 28, 1860 – April 12, 1956)是目睹林肯总统在福特剧院被刺杀的最后一位目击证人。在他五岁的某一天(也就是1865年4月14日),他的教母带他去了福特剧院观看《我们美国人的亲戚》。当时,他们的包厢就在林肯总统的包厢对面。Steven Pinker
维基百科
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1954年9月18日-),加拿大–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平克广泛宣传演化心理学和心智计算理论的心态而闻名于世。1976年毕业于麦基尔大学,1979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专攻实验心理学。在史丹佛作完一年研究后,到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平克的学术专业是视觉认知及孩子的语言发展,他有名于把语言是一种“本能”或由自然选择作生物适应形成这些主张普及。在这一点上,他反对乔姆斯基和其他视语言能力为其他修改产品的人怀旧 Nostalgia 词源
果壳 怀旧这种病
这个词是1688年的时候瑞士医生Johannes Hofer创造的,用来描述瑞士雇佣军无法逃离的战争创伤。他认为这是一种大脑病变。19世纪初的时候人们认为怀旧是抑郁症的一种。直到1979年社会学家Fred Davis把怀旧和思乡病(homesick)分开,才算是解除了怀旧作为心理疾病的恶名。记忆隆起
度娘百科
1974年, Crovitz和Schiffman在字词线索提取的自传体记忆研究中发现了记忆隆起(memory bump)现象。这种现象是指, 人对于生活经历的记忆曲线不同于传统的回忆量递减的遗忘曲线, 反而是对发生在一生中第二个和第三个十年之间的经历回忆数量增多。Rubin, Wetzler和Nebes在综合分析其他一些字词线索提取的记忆研究之后, 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记忆隆起。耳虫(Earworm)
果壳 《走开!耳中的旋律》
Beaman 和 Williams 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这种一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怎么也挥之不去的现象,这种现象叫“耳虫”。“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 Ohrwurm 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爬进在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Dr. Kellaris把“耳虫”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cognitive itch),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矛盾历程理论 ( Ironic Process theory )
来源链接
Wegner 与 Wenzlaff 提出矛盾过程理论,该理论是说,尝试避开一些想法反而会使其印象更深刻。他们认为人们在进行思考控制时有两个心理历程,意识控制历程( Intentional Operating Process )是意识层面的,需要认知处理资源;潜意识监控历程( ironic monitor process )则是潜意识、自动化的,不需要用到认知处理资源。 在低压力情境下,人们的认知资源充足,有能力运用意识来控制白熊不要出现,但此时潜意识仍然监控着白熊。 一旦压力增加,人们需挪用一些认知资源处理压力事件,放在「控制白熊想法出现」的力量被消弱,潜意识监控的白熊想法就浮现,于是思考压抑就失败了。杏仁核
百度百科
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呈杏仁状,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控制学习和记忆的脑部组织,而且研究发现,幼儿自闭症似乎也与扩大的杏仁核有关。
本文译自 Youtube | Vsauce,由 pwwp 编辑发布。
PREV : 地球上那些美丽的矿物
NEXT : 贫民窟里的海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