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mliu59 童鞋投递:

模拟显示,如果你假设每件东西有且只有一个名字和它相联系,那么你就能快速的掌握这个词的意思。

每个小屁孩每天大约能学会10个词,但是大人们还没有弄清楚小朋友们开了什么挂来达到如此快的学习速度(你们当年也不是小孩么)。为此一个专业研究团队模拟了词语学习的过程,并揭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学习策略,那就是在想象中否定同义词的存在。这种看似平常用起来却威力强大的方法,满级后让你迅速记住仅仅听过一遍的单词。这么牛X的方法似乎起源于人类先祖发展语言的过程。

一个人到了18岁的时候,大约会学会60,000个词(汗…大叔我中文+英语的词汇量也没这么多啊)。小朋友们放各种技能来区分词语的意思。例如,一个小屁孩在听到“杯子”这个词的时候,却同时目睹了一个杯子,一个球,一本书。下次她(凭什么是萝莉?)听到“杯子”这个词不仅会想起杯子,顺带还会想起那个球和那本书。如果当时仅仅只有杯子的存在,这个小孩就学会了“杯子”就意味着一个杯子。

[-]

如果这个小萝莉认定每样东西只有一个名字,那么她就可以学得更快。例二,如果这个小萝莉事先已经知道“球”和“书”的意思,那么当她看到一个杯子和一个球、一本书放在一起并听到“杯子”这个词的时候,小萝莉就马上学会“杯子”指的就是那个没有被取名字的圆柱形物体。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Richard Blythe解释说:“这是a boot-strapping technique, 你使用以前学习的词语来消除新词的一些容易让人混淆的含义。”小规模的实验测试小孩和大人都使用意思相互排斥的原则来领会新词的含义[1],但研究者并不清楚,和其他的学习方法比较起来,在遇到成百上千的词语时,这种方法的效率能有多高。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Blythe和他的同事们把词语学习与非平衡统计物理学相类比。在统计物理中,有数量巨大的实体---比如说分子---相互作用,这些分子在某一个时刻都有一种分布_称之为一个“态”,一个态出现的概率随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在语言学习中,“杯子”这个词在一开始会有很多混淆的含义,所以此时“杯子”意思就是一个杯子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类比物理系统达到平衡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杯子”意思是杯子的可能性会变成百分百。

研究者们从简单入手,假定一门语言只有50到100个词语,每个词语出现的频率不尽相同。在他们的计算机模拟中,“学习者”重复接收到一个词语和一串“物品”,其中的一个“物品”是词语所对应的,其余的“物品”都是干扰。这个“学习者”逐渐地学会了比较这一系列事件,找出其中保持不变的方法来学习词语。研究者对掌握这门假设的语言的时间做了细致的数学推导,发现设个时间强烈的依赖于每次事件中干扰物品的数目。

Blythe和他的同事们比较了两种情况。其一是学习者相信已经被命名的东西可能含有新词的正确含义。用这种方法学习60,000个词要耗尽一辈子的时间,干扰词的数目非常少的时候情况略有好转。其二,当包含了语义相互排斥的假设后,学习时间戏剧般地下降。比如对于有10个干扰词的情况,整个一门语言可以只花把每个词听一遍的时间就能搞定。单词几乎是遇到了就学会了,这解释了语义排斥的假设非常有效。作者还由此推测,掌握这种语言学习方法或许对早起人类发展语言能力来说是关键的一步。

一名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认知科学家Linda Smith说:“相互排斥是大脑研究中常见的主题。 大脑的工作模式是竞争,在每个层面所有领域都是如此。”她说,如果大脑在一个词和一个物体之间形成了关联,这会阻止其他的词和这个物体发生关联。她期望心理学家对学习者对每个词都保留了一串干扰词的想法感兴趣[2],但她同时说这种含糊不清被包括在大脑记忆恢复的理论之中。

1. E. M. Markman and G. F. Wachtel, “Children’s Use of Mutual Exclusivity to Constrain the Meanings of Words,” Cognitive Psychol. 20, 121 (1988).
2. T. N. Medina, J. Snedeker, J. C. Trueswell, and L. R. Gleitman, “How Words Can and Cannot Be Learned by Observ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8, 9014 (2011).

本文译自 Physics,由 投稿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5)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