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是什么形状的?我们一直被教说山或多或少都是圆锥形的,一堆呈斜坡的土,尖角永远朝向天空。在一张纸上画山也就是画两根靠在一起的斜线,顶多再造上面加点积雪,多简单。

想象一下,山(比如珠穆朗玛峰)在你脑海中是不是可能会呈现这个样子:

[-]

但是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山的形状其实比这复杂多了。每座山到达高峰时可能都会很尖,但是在它一点点往上的时候有可能会变平成为高原或者在某个部分坡度较小而靠近山顶时突然一下变得坡很陡。通过分析山脉随着海拔增加山区产生的变化,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在读生Paul Elsen和他的同伴Morgan Tingley发现山脉的四种不同形状,而且他们还发现传统的金字塔形状符合阿尔卑斯山的规律,不过这只是众多山峰中的少数。

Elsen最开始思考山的形状是一次在印度境内徒步行走喜马拉雅山的时候,当时他在做鸟类生物多样性研究。他说:“我徒步行走在这些陡峭的山坡上,走到顶部的时候突然出现了广阔的高地,虽然还有像珠穆朗玛峰一样的三角形山峰存在。但是你也能在高原上看到一样的景致,它们的海拔也一样很高。”

Elsen开始想,这些高原打破了人们对山峰越往上越尖的简单想法,它们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角度反而还变得更缓,坡不那么陡。当他重新来到山下补给时,他开始分析地形数据,从他开始做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地方开始再去全球十大最广的高山。

即使在最开始的小样本里面,他也看到了三种不同的山脉走势,最后在他们分析了182个山脉并划出了4类(包括在海拔增加时面积增大的):钻石型、金字塔型、倒金字塔型和沙漏型。总共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山脉不符合“生态与自然的首要假设”,即随着海拔升高山的面积减少。

[-]

山峰往上增高的方式是有不同的。最常见的是钻石型的,一开始面积是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是大概在半山腰的时候又开始向山顶聚拢。落基山脉就是钻石型的。

[-]

大约有1/4的山脉呈沙漏型,它们在山顶是广阔、平坦的但是在那之前会有一段很陡的坡。喜马拉雅山脉就符合这一模式:

[-]

不那么常见的就是倒金字塔型,它们会在海拔升高的时候越来越不陡。我国昆仑山就是一个例子。

[-]

略少于三分之一的山脉遵循大家认为的金字塔型增长模式,阿尔卑斯山就是这样的。

[-]

被这些山脉生长模式影响最大的就是生存在上面的动物,因为那会影响山上的气候。因为全球变暖,生存在各生态位的物种估计会整体往海拔高的地方移动以追求它们喜欢的温度。理论上说,没有推力在推着山脉往上升,而是往上爬的生物在没有别的更高海拔区域可去时死亡留在那的残骸堆积起来的。

不过Elsen的研究表明,有些物种向上移动可能会有更大优势,它们的活动区域反而可能变大了。他说:“只拥有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并不一定表示你会过得更好,你可能会遇上不适合的土地,那里可能会有新的物种和你竞争。但是,如果你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将会冲淡其他可能存在的威胁。”了解哪些动物会移动到更广的地方而哪些动物将面临瓶颈,能帮助一些囊中羞涩的自然资源保护者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最濒临危险的地区和物种。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个新信息就没那么多跟生存活死亡相关的后果可言,只是说我们必须重新想象自己想要攀登的山是什么样子的。

本文译自 AtlasObscura,由 小笨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8)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