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到突破天际:用原子写数据的硬盘
许叔 @ 2016.07.19 , 09:00 下午[-]
从最尖端的超级计算机到寻常的智能手机,电脑正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储存容量。为了保存所有的信息,每一个比特都要压缩到最小的空间里。
根据发表在《自然·纳米科技》上的新研究,科学家们成功用单一氯原子的位置编码了一个千字节——这已经小到突破天际了。
“从理论上说,这样的储存密度足以让人类所有的书籍写在一个邮票大小的空间里,”研究作者,荷兰代尔夫特理工的原子级工程师Sander Otte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纳米级编码
为了在如此小的级别进行编码,研究团队使用了扫描式隧道显微镜(STM)的针探头一个接一个地拨弄表面的原子。
“这就好比在玩滑块解谜游戏,”Otte说。“每个比特在铜原子表面都包含了两个位置,我们可以用一个氯原子在两个位置之间来回滑动。如果这个氯原子在上位置,洞在下位置,我们称之为1。如果洞在上位置,氯原子在下位置,这个比特就为0。”
[-]
编码图例说明
[-]
1KB储存器的STM扫描(96纳米宽,126纳米高),上面记录的是费曼的演讲“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底部还有很多空间)
团队以9字节或者64比特为块整理他们的数据。每个方块都有一个由这些“洞”形成的标记,用来组建氯原子的矩阵。团队说这些标记就有点像二维码这种像素化的方块条码,上面存有铜镀层上的块的精确定位。这个编码同样可以告诉人们这个块是否被局部污染、表面缺陷或者其他因素毁坏。这些特征使得储存系统可以被放大到非常大的尺寸,因为铜镀层不一定要完美无缺。
这种新方法仍然需要改进、测试和完善,但是现在已经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上展示了不起的前景,研究团队说。
“在目前的形式下,数据储存只能在非常清洁的真空环境下和液氮温度中进行,所以在原子级别实际储存数据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Otte说。“但是有了这一突破,我们显然已经迈进了一大步。”
PREV : 「撒哈拉之眼」到底是怎么来的?
NEXT : 煎蛋小学堂:深海之下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