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与大脑奖励机制
credit: 123RF

你可能想象不到,你能从草原田鼠那儿学到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知识。上周在《Nature》上发布的一项关于这些啮齿动物的研究,帮助我们揭示了当脑中有情感(类似“爱”的情感)时,会发生什么。

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与配偶结合——即倾向于优先与特定伴侣共度春宵,与某些大脑奖励机制的连通性有关。这项开展于雌性草原田鼠的研究表明,两个特定脑区之间联系密切的田鼠,更有可能实行单配偶制,当科学家暗中操纵这种联系时,则可能会影响到田鼠们的选择。

在这里,单配偶并不是指肉体上的一夫一妻制。雌性草原田鼠更希望我们把这种选择称为“monogamish”:偶尔与各种各样的异性□□,但始终与一个伴侣有着独特的社会纽带。当草原田鼠们通过这种特殊的情感来联系,他们会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的伴侣一起,并且更多地关注他们。不像其他动物——相互一旦熟悉后,总会对对方失去兴趣。事实上,在哺乳纲动物(包括人类)中,仅有5%和草原田鼠一样,实行单配偶制。所以科学家们喜欢研究这些啮齿动物的恋情。

“我们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中了解到,□□中的人会激活大脑的奖励机制,”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埃默里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伊丽莎白·阿马迪(Elizabeth Amadei)说,“然而,在自然社会的互动、联系中,人们很难测量人脑的活动,所以我们转而选择了草原田鼠作为模型。”

尽管没有“love”,你无法拼写出“vole(田鼠)”,但是田鼠的行为并不能归咎于“爱”这种复杂的人类情感。共同第一作者、佐治亚州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佐克·约翰逊(Zack Johnson)说:“□□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强烈的、产生情感的的社会联系——人们称之为“爱”。”一对草原田鼠的联系是终其一生的,而非仅仅“直到死亡让我们分开”:如果其中一只去世,另一只将选择孤独终老。埃默里大学的副教授、资深作家罗伯特·刘(Robert Liu)表示,虽然在这一点上,草原田鼠和人类不完全一样,但在选择配偶或伴侣时,大家都差不多。

约翰逊说:“和草原田鼠一样,人类也表现出来一种能和配偶形成强大而持久的社会关系的能力,尽管我们可能不会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

该研究集中在草原田鼠纹状体皮质回路,其中包括大脑前部和前额叶皮层、伏隔核之间的的连接。这两个部位分别参与社会行为和大脑奖励机制的途径,它们在大脑的同一部分,有助于其他奖励效应,例如吃东西时获得满足感,甚至沉迷酒精、□□时获得的快感。

草原田鼠嘿嘿嘿时,研究人员能够用电极,测量前额叶皮层和伏隔核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怎样才能知道两只草原田鼠在做羞羞的事?像人类一样,他们缠绵在一起……咳咳。

雌性草原田鼠在□□前,脑电路中有不同的基线活动,而这些不同程度的连通性实际上表明,他们倾向于拥抱在一起。“似乎更倾向于有亲和力,”Liu说,“这让我们很惊讶,我们还不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雌性田鼠发现,当草原田鼠花更多的时间在一起(特别是□□时),雌性田鼠前额叶皮层和伏隔核之间的沟通有所增加。Liu说,事实上,这个变化预测了动物们缠绵在一起的速度。

为了进一步证实大脑电路和□□行为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使用光遗传学,进行了另一个实验。这是一种使用生物系统对光做出反应的新技术。“我认为最令人兴奋的发现是,我们可以用来自藻类的光敏蛋白,将其注入脑电路,然后使用遥控灯来影响社会行为,”Johnson说。

科学家在草原田鼠大脑中调制了激光器,使这些田鼠被允许享有基本的“约会”权利。当然,他们没有烛光晚餐,仅仅只是“Netflix and chill(□□)”。(实际上,草原田鼠显然不允许物理□□,因为物理□□会通过增加皮质纹状体电路的活动,加速□□过程。)

相反,每个雄性田鼠被放置在一个杯子(Liu说这相当于“监狱”)里,雌性田鼠仍然能看到、闻到并听到他,但不与他□□。他们在一起,却被限制着,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他们的互动不足以让他们实际结合。当大脑电路被激光激活时,由于缺乏时间、得不到□□,草原田鼠比预期中更快地显示出对所选“伴侣”的喜好。

因为这些脑区域存在于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哺乳动物中,Johnson认为这些机制有可能扩展到其他物种身上。“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实验,我们不能确定这一点,”他补充说道。Liu也同样乐观地指出,他们研究的脑电路可能涉及人类的社会行为。“我们从人类的成像实验中知道,当他们看到伴侣时,纹状体的类似部分可以被激活。我们知道这个区域会被社会讯息激活,”Liu说,“我们在研究中所做的,就是搞清楚它到底会怎样。”

研究人员认为,这甚至可以转化成治疗功能失调行为的方法,如自闭症。“我们所做的,是了解这一正常机制,让社会讯息造福个人。”刘说。许多自闭症患者对社会讯息无法产生回应,因此理解人脑回应讯息的机制,可能对治疗功能失调行为有所帮助。

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下一步计划:探索大脑的神经化学景观。神经递质催产素和多巴胺通常被称为“幸福药”——这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以前的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增加脑电路中的活性,并促进□□行为。

Liu说,理想情况下,有一种方法能在治疗环境中直接刺激电路。他指出,光遗传学可能是一场漫长的过程。虽然基于光的技术,目前正在为视网膜使用(治疗盲症),但是对于处理功能失调的问题来说,实践太无道理了。不过刘认为,经颅磁刺激技术(TMS)——在患者头部附近创建一个磁场,以诱发大脑中的电流,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更有前途,因为技术一直被改进着。

“技术总是在进步,”Liu说,“也许在将来,我们能够刺激大脑中的特定电路,并且用以治疗某种病症。”

本文译自 popsci,由 金桔枫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4)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