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ry Shelley的科幻小说《弗兰克斯坦》问世以前,就有许多研究试图阐明生与死的本质。其中弗兰克斯坦对生命有着独特的理解:“在我看来,生与死息息相关。”(第四章)。当时大量的医学研究也证明了这句话不仅仅是作者的含糊其辞。许多科学家和弗兰克斯坦一样,相信生与死的界限并不绝对,往往会被打破。

十八世纪末,由于担心无法鉴别病人是否真正死亡,两位医生William Hawes 和Thomas Cogan,在伦敦创建了皇家人道主义协会。最初,它被称为“溺水者营救协会”,致力于向公众普及溺水的急救知识,奖励那些奋力抢救溺水者的人。营救协会的努力没有白费,许多溺水者再次被唤醒,上演一个又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这些被成功救活的溺水者中有许多是企图自杀的,其中包括Mary Shelley的母亲Mary Wollstonecraft,她是女权主义的先驱,《女权辩护》的作者。那天,Wollstonecraft从普特尼桥纵身一跃到冰冷、绝望的泰晤士河中,妄图结束自己的生命。随后她被协会救起,却向众人抱怨道:“现在我只想恸哭,即使我经历了那么多的不幸,如今你们还要把我从死神手里拉回这苦涩的世界,这是非人道主义!”

人们的疑虑不是空穴来风,法国百科全书就有区别过两类死亡,“不完全性死亡”和“绝对死亡”。在1817年伦敦,一名叫James Curry的外科医生(他也是Shelley的私人医生)就写过一本书,书中就如何判断两类死亡进行了详细讨论。Curry认为只有身体腐烂才是判断一个人死透了的唯一标志。他也提及了一些假性死亡的症状,如昏迷和睡觉。 Curry的书对Mary Shelley的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她描写昏迷的情节时就参考了当时医学的许多前沿研究,也运用了一些专业的科学术语。

生死界限: 弗兰肯斯坦
Credit: 瑞景创意

说道“生”与“死”的界定,就不得不提当时的科学家们尝试过的有关“复活”的实验。十八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外科医生Luigi Galvani发现死亡青蛙的腿被电击后会发生卷曲。在《弗兰克斯坦》的引言中,Mary Shelley评论了该实验,阐述了用电击刺激尸体使其复活的想法,于是电疗法逐渐开始影响她的创作。

科学家是疯狂的。Galvani的侄子Giovanni Aldini继续发扬他叔叔的实验,实验对象不再是青蛙,他找来了死刑犯的尸体作为试验品,并尝试复活他们。1752年的“谋杀法案”主张:即使是被执行了绞刑的死亡了的犯人,他们的身体仍然要受到折磨,以此作为惩罚。得亏了这条极不人道的法案,Aldini有幸继续他的实验。1803年,Aldini找来了George Forster的尸体,Forster谋杀了自己妻子和亲生孩子,最终被判绞刑。Aldini用电极联通了尸体,奇迹真的出现了,围观群众声称Forster的眼睛睁开了,右手抬了起来随后开始扭动,同时他的脚也开始颤动。

生死界限: 弗兰肯斯坦
Aldini论文中电疗法的实验方法#1 (1804) Source: Wellcome Library

生死界限: 弗兰肯斯坦
Aldini论文中电疗法的试验方法#2 (1804)

悲剧往往是文学创作的源泉。Mary Shelley和他的丈夫Percy(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一生充满了不幸,有许多证据表明他们相信死人能够起死回生。例如,他们的孩子William Shelley因疾病死亡,而Percy shelley写到他们的孩子William时:“内科医生的技术曾经复活了我们的儿子,当时他确实死了。随后他多活了4天,最终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Mary Shelley出版《弗兰克斯坦》的前几年,在爱尔兰皇家医学院的两个著名外科医生John Abernethy和William Lawrence就此问题发生过激烈的辩论。

这场受人瞩目的辩论的焦点是“如何定义生命?活生生的人与死人以及无机物又有什么区别?” Abernethy认为生命并不依赖与身体的结构、功能,是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特殊存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体,“悬挂”于肉体之上。他的对手Lawrence觉得这种定义十分可笑,仅仅把生命定义为许多身体器官功能决定的行为习惯总和。Lawrence的观点听上去过于理性,他认为所谓的灵魂、精神世界不存在,只是人类的妄想。Lawrence的想法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还有点超前,他不得不迫于压力撤回他已经出版的新书,书上详细记录了Lawrence的论点和研究,医学院也不得不将其革职(不久之后又复职继续他的研究)。以19世纪初的科学水平明确划分生与死的界限还十分困难,但生死之间朦胧、暧昧的界限成就了Mary Shelley的《科学怪人——弗兰克斯坦》这一伟大著作。

# 原文始发于公众号 牛油果进化论

本文译自 PublicDomainReview,由 Hulk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11)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