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总是对别的文化会有一些刻板印象(中国人都吃狗肉,或者美国人都很胖),而我们又常说这些刻板印象并不正确。不过你觉得,你是真的觉得“刻板印象并不对”这句话是真的吗?等等,这个问题是不有点绕?别急,听我慢慢说。

大多数的哲学家相信我们对自己的意识有着主权。我们有一个评价自己的“内在认识”,就好像我们对世界有个“外在认识”。不过也有一些哲学家不这么觉得。在二十世纪中叶,行为哲学家Gilbert Ryle就提出,我们看待自己的意识,其实和我们看待别的一切是一样的途径:通过观察行为。因此我们的朋友有可能比我们自己更知道我们在想什么。当代哲学家Peter Carruthers 也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对自己思想的认识其实就是一种对自身行为的自我解读,是一个从外到内的过程。

支持这个观点的相关研究其实并不少。举个例子,当我们提供几个完全相同的物品的时候,人们(实验被试)倾向于选择右边的那个。但你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却能虚构出一些原因,例如右边那个颜色更好看或者看起来质量更好。类似的,有时候人们被催眠着做了一件事,然后忘记他们当时是被催眠的,然后你问他们做出哪些举动的原因,他们却能说出一些非常合理的理由。

然而人们在这样“自我解释”的时候,并不是有意的、或者在刻意撒谎。

还有一些别的实验。比如,如果人们被要求在听一段录音的时候不断的点头,那么他们最后会比那些被要求不断摇头的人,更加支持录音里的观点。或者让人们在两个同样的物品里选一个,最终人们总会说,他们更喜欢他们选的那个。

同样的,在这些实验里,人们最后也是在尝试“自我解释”自己的行为。

基于这些实验,Peter Carruthers 在他的书《思想的不透明性》中提出了一个观点:人们会下意识的通过观察行为,然后迅速的把这种观察到的行为解读,转化成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对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是一样的。

我们觉得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想法,其实是因为我们能够感受或者观察到更多自身的行为。包括我们的言语,情绪,肢体语言,以及脑子里的声音(这种自说自话和我们持有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这些因素比我们对于别人的观察要细微的多。

Peter Carruthers把这个过程称为“感观性解读” (Interpretive Sensory-Access (ISA) theory)。

这个过程如果是真的,那么其实还挺吓人的。比如我们其实没有所谓的“意识行为”,我们所意识到的,都是我们对自己下意识行为的解读。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可能是错的。比如在文章开头的那个“刻板印象”的例子里,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刻板印象不正确,但是当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这些观点还是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可能是因为我们(通过观察世界或者与人交流)知道“刻板印象”是不对的,我们会告诉自己“刻板印象不对”,但内心深处,我们可能还是会觉得它们是真的。可能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有点伪君子吧。

那这是不是说我们都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呢?因为这么说来我们的行为都是下意识的。当然不是了,但是这个观点确实能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

本文译自 aeon,由 次次小姐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33)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