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别人的想法有很多好处,但如何做到呢?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新研究发现,许多人认为最好的方法是相信直觉。但研究称,事实恰恰相反,有效的共情需要理性的分析。

拉文大学的Christine Ma-Kellams和哈佛的Jennifer Lerner邀请志愿者们在网上做一道简单的选择题:下属犹豫不决时,应该让他理智分析情况还是让他凭直觉行事。当下属的问题属于一般□□件时,两种选择不分高下。但如果下属面临的问题是“更好地猜测别人的感受”,选择“凭直觉行事”选项的比选择另一个答案的多出了两倍。

这些人并非毫无理智。人们确实会对其他人的情绪有所反应:婴儿会模仿母亲的表情,人们在看到别人情绪激动时也会有本能的冲动。据称,过度分析有时也效果不佳——例如,在详细描述面部特征后,人们认脸的能力反而下降。但在上面所说的情况下,相信直觉是否是最好的策略呢?

[-]
为此,研究者邀请了72名参加主管人员培训的经理和专家,请他们进行模拟面试,在其中担任面试官或被试者,接着他们需要评估自己和对方的情绪。随后,研究者用认知反应测验评估他们的刻意分析倾向,测验中靠直觉选的答案都是错的。结果发现,参与者在这项中得分越高,他们对对方的情绪评估就越精确。

在另外更大的样本中,研究者也发现了相似的结果,认知反思与从照片上评估情绪的准确度相关。研究者让参与者在菜单中选出最符合照片中人情绪的词语。在这次实验中,参与者还需要完成智力测试。研究者认为高智商可能也会影响认知反思及共情能力,但在控制智力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认知反思与情绪解读准确度仍存在相关性。

[-]

在最终实验里,Ma-Kellams和Lerner证明,通过实验诱导参与者进行理性思考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情绪解读能力。她们向74名参与者随意指派了两项不同的任务:写下自己凭借直觉获得成功的经历;或写下凭借理性分析获得成功的经历。随后进行同样的模拟面试,结果,第二组比第一组解读情绪的得分更高。

为什么人们的普遍观点跟事实完全相反呢?人们通常会将直觉跟情绪联系在一起,流行文化也通常将理性的人描绘成不流露感情的人。另外,有时我们只要靠着直觉行事就行,特别是当人们毫不掩饰自己情绪的时候。但我们通常得到的信息都是微妙而模糊的,需要花点心思去解读。微微一笑表示温情还是遗憾取决于具体细节,需要我们整合已知线索加以分析。总之,人类的情绪就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译自 research-digeest,由 蛋奶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23)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