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鸡一直是深受美帝群众喜爱的神秘东方佳肴。它的发明者彭长贵在11月30号溘然长逝,享年90岁。一时噩耗传来,四众哀恸,海天同悲。

这道菜统治了美帝每一份外卖菜单,虽然跟左宗棠没有一丢关系,但是愚蠢的美帝群众依旧痴迷于其中的东方神韵。在这道菜的巨大光环背后,彭大厨没能让吃货们记住他的名字。虽然自己的发明无处不在,彭却成为了一个不起眼的人物。

他的托名改制之作跟传统中餐其实不搭嘎,但出人意料地受到美帝吃货们的欢迎。从中部平原到海岸城市,随处都能找到这种炸成金黄,糖汁四溢的香脆鸡肉。

彭生于湖南省,湘菜以香辣闻名,经常被拿来跟川菜的麻辣作比较。13岁那年,彭开始在谭延闿手下帮厨,后者是20年代国民党总理的家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彭回忆说在1952年,他负责给来访四天的美国第七舰队司令员拉德福德上将做菜。连吃三天传统中国菜后,上将说他想尝点不一样的。

于是彭把鸡肉切块,放进煎锅,下少许酱汁佐料,再加点糖,炸到金黄半焦,最后端到上将面前。因为是即兴创作,所以没有名字,彭随口起名“左宗棠鸡”,将军吃后,赞不绝口,即令地方官定期送入皇宫供御宴使用

于是这道菜开启了一段传奇。

[-]

彭后来搬到美国,1972年,他在纽约开了一家餐厅。“左宗棠鸡”一下子抓住了美帝吃货们的味蕾。他曾给基辛格博士这样的名人做过菜,一下子声名鹊起。“左宗棠鸡”在聚光灯下开始进入无数中餐馆的菜单,演绎了各自的版本。

在尼克松执政时期,这道菜的受欢迎程度有增无减,因为总统在1972年访华,并随后解冻了中美关系。外交延续到餐桌上,中国菜的形象愈加深入到美帝人民的心中,一时间大江南北,美式中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

[-]

“我认为真正有意思的是,它帮助在美国人民心中塑造了中餐的积极印象。近年来。地方菜系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外交重要组成,”餐桌外交研究者Johanna Mendelson Forman说到。

时光就像筛子一样,这道菜穿洋越海来到美国并广为流传,其中的大量历史细节似乎早已遗失。直到2015年的一部纪录片,这才将覆盖满灰尘的传奇故事从时光的碎屑中打捞出来。

2014年,台北市授予彭“杰出市民”称号,嘉奖他发明了“左宗棠鸡”。他带着儿子彭铁诚一起领奖,后者告诉媒体,他父亲招牌菜成为传奇的部分原因在于,它没按美帝吃货们熟悉的套路来。“那时候,美式中餐主要是炒杂烩菜,都是当年的广东移民带去的。”

随着时间推移,彭开创的美国化中餐名气越来越响,甚至传回了中国。国内的有些餐厅也出现了这道菜,海归吃文化开始勾引起中国的吃货们。

本文译自 Quartz,由 许叔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24)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