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日记:爱因斯坦的阴暗面
majer @ 2018.06.16 , 11:00 上午
共有领域图片|维基百科
1946年,他曾经站出来谴责美国对黑人的压迫:
“在美国,有色人种与白人相互隔离,这种分离并不是因为有色人种的问题,而是白人有毛病,我不打算对此保持沉默。”他在宾夕法尼亚州林肯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说道。
作为一个在德国经历反犹太主义的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对美国黑人的境遇表现出深切的同情。
在纳粹分子崛起之后,他离开德国,住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闲暇之余常常前往被隔离的黑人社区散步。
他坐在人们的门廊上,和他们聊天,把糖果送给他们的孩子和孙子。
爱因斯坦与美国的民权运动紧密相连,所以FBI将他置于监视之下,到他去世未知,FBI为爱因斯坦建立的档案约有1500页。
但爱因斯坦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他在20世纪20年代长达数月的旅行中,在私人日记里记录了他对东亚诸国居民的观感。在那属于个人的私密时间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对中国人和印度人做出了刻板的非人性化评价。
或许,即便像是爱因斯坦这样的人,面对陌生的族群,仍然难以完全摒弃种族主义的思想。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爱因斯坦旅行日记》The Travel Diaries of Albert Einstein。编辑Rosenkranz说,这种矛盾使得爱因斯坦更加人性化。
“我不会替他道歉,我仍然觉得这些不愉快的言论令人震惊,但它们只是表明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有阴暗的一面。”他说。
日记从1922年10月直到1923年3月,当时他和妻子埃尔莎乘船前往地中海,斯里兰卡,中国和日本。
他每天都会描绘一下周边的景致,有时候匆匆一笔,有时则相加描绘:“晚上,美妙的日落——紫色,风吹开云层,显出一条细微的照亮缝隙……”。
他记录了他遇到的人,以及对他们的观察和思考,并总结了“他们的个性和特质,但是为数不多,通常是幽默或不敬的话,”Rosenkranz在书的前言里写到。
对于普通的日本人,爱因斯坦写道,“不会提出问题,没有人情味,他们很高兴且毫无保留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同时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深感自豪。脱亚入欧,放弃传统的方式,丝毫没有削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尽管爱因斯坦对日本男性成员进行了相对深入的思考,但他对日本女性的看法更多的是关于她们的外表而非内涵。
他在船上观察她们时写道,日本女性“看起来华丽而困惑……黑眼睛,黑头发,大脑袋,匆匆忙忙。”
他对当时中国人的看法,更加冷酷,甚至带有侮辱性。尽管他称中国人“很勤劳”,但他也形容他们“肮脏”和“麻木迟钝”。
爱因斯坦写道,他们属于“特殊的类群国家”,“通常更像机器而不是人”。
他认为他们智力低下,引用了他在旅行期间遇到的葡萄牙语教师的话——中国人“无法接受逻辑思维训练”,也“没有数学才能”。
Rosenkranz认为爱因斯坦有一种“厌恶倾向”:
“我注意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异很小;我不明白中国女性拥有哪种致命的吸引力,竟然让当地男人无法抵御生育后代的本能。”
“如果这些中国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种族,那将是一件遗憾的事情。”他写道,“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那种单纯的思想是无法形容的沉闷。”
在斯里兰卡的科伦坡,他对街头乞丐表示同情。他说,他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也会进一步加大人类所面对的不平等待遇,并且为此感到羞愧。但是,他们确实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劣等人……
三个月的美国之旅结束之后,再过一个月,希特勒和纳粹党就将接管德国政府。爱因斯坦没有回国,决定留在美国,在那里他更加深刻地体悟了非裔美国人所面对的困境。他在民权运动中坚定立场,签署了反私刑请愿书,并自愿充当证人站在了法院证人席上。
“是的,他变得更加公正开明了。”Rosenkranz说。但是,爱因斯坦的种族主义观点,特别是关于中国人的观点是否发生了变化,Rosenkranz并不确定。
所有这些都说明,我们过去对爱因斯坦的认知,都忽略了他作为人的复杂性:“对于他所做的陈述和他性格中的元素,我们应该指出那是人性自身的矛盾。一方面,他非常慷慨,非常有道德感……但也有不应被忽视的错误言论。”
关于人性,我们是复杂的生物,既怀有美好的期望,也深藏黑暗的信仰。或许不会公开表达它们,但那些我们可能会藏起来的秘密,让我们有机会看清自我。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 majer 编辑发布。
PREV : 美一女子头卡进尾气管
NEXT : 伊万卡特朗普的“虚假”中国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