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月球永久阴影区或藏地球微生物,因极寒环境助其生存。
月球,一直被认为是荒凉无生命的死寂之地,但最新研究却提出了不同的可能性。虽然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科学家们提出,月球上那些常年被黑暗笼罩、极度寒冷的区域,或许正是寻找生命的突破口。
这些所谓的“永久阴影区”,由于月球的自转轴几乎垂直于太阳,使得它们永远无法沐浴阳光。根据NASA的说法,有些区域甚至已经超过二十亿年未曾见过阳光。NASA一直对这些区域抱有浓厚兴趣,因为隐藏其间的水冰有望被转化为饮用水、氧气,甚至用作燃料。
这些永久阴影区真的可能孕育生命吗?
来自英国约克大学的John Moores副教授,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表示,正是由于这些区域极端的低温,才可能为某些细菌提供了安全庇护所。研究人员进一步解释,像Bacillus subtilis这样的菌种,通常出现在航天器上,并且在人类肠道中有助于健康,这些微生物很可能就藏身在阴影区。由于环境寒冷而避开了高温和紫外线的破坏,它们或许得以存活。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微生物并不是月球上自然诞生的生命形式,而是通过宇航员和探测器被无意中带去的。科学家们还特别提到,部分航天器在接近这些阴影区时坠毁,极有可能将微生物散播到了周围环境中。
John Moores在接受《宇宙日报》采访时提出:“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污染到底有多严重?”他解释说,这取决于我们在这些永久阴影区开展的科学研究。未来的研究将包括从阴影区采集冰样,进一步分析其中是否含有有机分子。
Moores还在研究中指出,这些微生物目前可能处于休眠状态,无法进行代谢、繁殖或生长。他强调,研究阴影区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了解这些区域能否长期保存来自地球的微生物污染。
更引人关注的是,NASA目前已经在月球南极圈内确定了13个永久阴影区,作为“阿耳忒弥斯3号”计划的潜在着陆点。预计最早在2027年中期,宇航员将踏足这些区域。NASA的目标不仅是登陆,更是通过就地资源利用技术,充分开发这些阴影区内的水冰资源,建设一个持久的月球基地。
数据加载中...BIU...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