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各阶层寿命均逊欧洲,财富影响更大,贫富差距悬殊。

无论财富多寡,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似乎普遍低于欧洲人,即便是美国的顶级富豪,其寿命也往往不及北欧和西欧的同侪。这正是我们最近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得出的核心结论。

不仅如此,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在美国,虽然财富确实能带来更长的寿命,但贫富之间的寿命差距,要远比欧洲来得更加悬殊。

作为一群专注于卫生政策研究的学者,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深入探究不同国家的卫生系统及其运行效果。

为了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具体数据,我们细致分析了横跨12年、覆盖美国及16个欧洲国家共计73,838名50至85岁成年人的调查资料。研究的核心目的,就是比较在我们的观察期内,处于不同财富阶层的人群,其寿命长短究竟有何差异。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将这16个欧洲国家划分为了北欧与西欧、南欧、以及东欧这几个区域。

研究结果相当引人注目。首先,无论是在美国还是欧洲,身处财富顶端25%的人群,在研究期间的死亡风险确实比最底层的25%要低大约40%。然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地域差异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北欧和西欧最富裕的那部分人,其死亡率竟然比美国同等富裕阶层还要低大约35%!来自南欧的富裕人群,这一优势则在24%到33%之间浮动。即便是相对落后的东欧,其富裕阶层的死亡率也比美国富人低1%到7%不等。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最贫困的群体,其生存状况似乎是所有比较组中最差的,即便与欧洲各地区最贫困的人相比也是如此。

这些发现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它触及了两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财富不均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了几十年,但在美国,贫富差距的扩大速度和程度尤为显著,远超欧洲。另一方面,一个令人费解的悖论是,美国在医疗保健上的投入明明远超其他发达国家,但国民的整体健康指标,比如婴儿死亡率、可避免死亡率等,却常常落在后面。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揭示,美国不仅整体寿命偏短,其内部因财富差异导致的寿命鸿沟也比欧洲更宽。这听起来有些矛盾,但实际上意味着,在美国,金钱对延长寿命的“购买力”相对更强——换言之,有钱和没钱的人之间,寿命的差距拉得更大。这恰恰说明,单凭个人财富,恐怕难以完全抵消其他深刻影响寿命长短的因素。比如,生活习惯(是否抽烟、酗酒)、教育水平、社会支持网络等等,这些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归根结底,我们的研究指向一个核心观点:决定健康福祉的,绝不仅仅是医疗系统本身。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政策——从教育机会、就业保障,到住房条件、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很可能才是决定不同财富阶层人群寿命长短的关键所在。

欧洲国家似乎找到了一条更有效的路径:它们在没有急剧增加医疗总开支的前提下,设法缩小了健康差距。这或许得益于它们更注重将促进健康的资源(不仅仅是医疗资源)在不同财富群体间进行更公平的分配,从而营造出一种社会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人的寿命长短,不再那么强烈地依赖于其个人财富的多寡。

当然,我们的研究只是揭示了现象,并未完全解开谜团。虽然美国与欧洲在不同财富阶层上的寿命差异清晰可见,但我们仍需进一步探究:欧洲社会体系中,究竟是哪些具体的“配方”——是更优化的医疗服务模式?更平等的教育机会?更可靠的养老保障?还是更具调节作用的税收政策?——在保护所有居民健康、弱化财富影响方面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

一旦我们能精确描绘出这些因素如何与个人财富交织互动,共同塑造健康结果的图景,就能为美国找到可借鉴的“欧洲经验”,识别出那些最有可能成功移植并有效提升全体美国人预期寿命的政策。

展望未来,我们团队的研究重点,正是要深入挖掘,找出那些在缩小寿命差距方面最具潜力的政策“杠杆”。

本文译自 theconversation,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