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结束半个世纪,橙剂的毒害仍在越南肆虐。数百万人生病、残疾,环境破坏殆尽,美国援助却因政治波动面临中断,清理之路困难重重。
越南战争于1975年4月30日画下句号,共产主义力量攻占西贡,标志着南越的陷落。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未散去,橙剂的化学毒性仍在越南的土地和人民身上留下难以磨灭的伤痕。
在岘港,34岁的Nguyen Thanh Hai每天都在与身体的局限抗争。他的严重发育障碍让他连扣上蓝色校服的扣子、练习字母表、画简单的形状或组成一句话都异常困难。Hai的家乡曾是美军空军基地,撤离的美军留下大量橙剂,毒素渗入水源和食物,影响了几代人。他的故事只是数百万受害者中的一个缩影。
越战期间,美军在越南喷洒了7200万升的除草剂,其中一半以上是橙剂。这种致命的化学混合物含有二恶英,与癌症、出生缺陷和持久的环境破坏密切相关。如今,越南仍有300万人,包括许多儿童,因接触橙剂而遭受严重的健康问题。Hai的残疾,很可能就源于这些化学物质的喷洒。他的梦想是成为像祖父一样的士兵,但多年只能困守家中,直到五年前才进入一所特殊学校。“我在这里很快乐,因为我有很多朋友。”他笑着说。学校的其他学生有的希望成为裁缝,有的想学会制作香烛。
橙剂的破坏远不止于人体。越南近一半的红树林,原本是抵御风暴的天然屏障,被摧毁殆尽;热带森林遭到不可逆的破坏,土壤中的养分也被化学物质侵蚀,尤其是在气候脆弱的地区,影响尤为严重。战争的创伤如影随形,越南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都付出了沉重代价。
战后,越南政府花费数十年清理橙剂的毒害,部分资金来自美国迟来的援助。岘港机场等重污染地点被隔离,政府为受害家庭提供支持。然而,美国在战后初期选择了对越南的遗毒视而不见,直到2000年代中期才开始提供清理资金。1991年,美国承认橙剂可能导致某些疾病,允许患病的老兵获得福利。自那以后,美国投入了超过1.55亿美元,帮助橙剂受害地区的人们以及处理未爆弹药。
清理橙剂的工作既昂贵又危险。重度污染的土壤需被挖掘并在高温炉中焚烧,而污染较轻的土壤则被埋入安全的填埋场。尽管多年来努力不懈,岘港的清理直到2018年才完成一期工程,但仍有相当于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被严重污染。另一处重灾区——边和空军基地,2020年启动了一项为期十年的清理计划,目标是处理50万立方米的污染土壤,相当于4万辆卡车的容量。然而,这项工程因资金短缺在今年3月曾短暂中断。
橙剂的毒害遍布越南58个省份中的大部分,健康影响甚至波及受害者的子孙后代,癌症、脊柱和神经系统缺陷等疾病困扰着无数家庭。越南通过家族史、居住地和健康问题清单来识别橙剂受害者,但关于橙剂对人体影响的科学结论仍未完全明朗。Charles Bailey,著有《从敌人到伙伴:越南、美国与橙剂》一书的作者坦言:“因果关系的科学尚不完善。”2006年美越开始合作时,双方更关注于清理环境中的二恶英,而非深入研究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美越在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上的合作也为两国关系奠定了基础。2023年,越南将美国提升为最高外交等级的“全面战略伙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Janet Yellen访问越南时表示:“美国视越南为推动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关键伙伴。”然而,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金削减让这一合作蒙上阴影。Nguyen Van An,岘港橙剂受害者协会主席坚定地说:“我们始终相信,美国政府和生产这些毒化学品的公司有责任支持受害者。”
资金的不确定性让清理工作岌岌可危。Bailey警告,若援助中断,暴露的污染土壤可能流入水系,进一步危害更多人。边和基地的土壤清理仅完成了30%,且剩余土壤污染程度更高,需依赖尚未建成的焚烧设施。Tim Rieser,曾为参议员Patrick Leahy争取战后修复资金的顾问,指出国会虽支持这些项目,但若没有工作人员管理资金,项目难以为继。“三十多年来,美越通过处理橙剂等战争遗留问题重建关系,”他说,“现在特朗普政府不顾后果地终止一切,对与印太地区重要伙伴的关系毫不在意。”
Chuck Searcy,一位自1995年起在越南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越战老兵,担忧多年建立的信任可能迅速崩塌。他强调,受益于美国资助项目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受害者”,“他们先是被战争伤害,现在又因支持被撤而再次受害。”
橙剂的阴影仍在越南上空徘徊。清理毒害的道路漫长而艰难,而国际援助的不确定性让未来更加扑朔迷离。受害者们,像Hai一样,依然在与身体和命运抗争,期盼一个没有毒害的明天。
数据加载中...BIU...BIU...B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