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自19年来频频许下宏大承诺,从全自动驾驶到超级高铁,却鲜有兑现。“明年”成口头禅,投资者仍为其愿景买单。

Elon Musk的承诺总带着令人振奋的光环,却往往在现实面前黯然失色。从特斯拉的全自动驾驶到超级高铁,再到机器人军团,他的豪言壮语一次次点燃期待,却也一次次让投资者和粉丝空欢喜。细数19年来,Musk的“明年”预测几乎成了标志性笑柄。2023年,他坦言:“我对全自动驾驶的预测过去过于乐观,我是喊‘狼来了’的男孩。”这句自嘲背后,是长达19年的未兑现承诺史。

2006年,Musk在特斯拉官网的《秘密总计划》中写道,特斯拉将打造多款车型,包括价格亲民的家用车,购买Roadster的消费者实际上在为低价车型研发买单。十年后,《秘密总计划2》中,他重申要推出“高产量、价格实惠”的车型。然而,2016年过去了,平价车仍未面世。今年1月,Musk宣称2025年下半年将开始生产这款车,但4月路透社爆料,特斯拉已放弃这一计划,转而全力投入无人驾驶出租车。Musk在X上反驳“路透社又在撒谎”,却未指出具体错误。

2013年,Musk提出超级高铁概念,描绘了一种时速超600英里的真空管道交通愿景。他在58页白皮书中称,这将“革新交通”。然而,2023年,超级高铁项目关停,十年间仅实现107英里的测试速度,远低于预期。有人怀疑,Musk提出这一概念只是为阻挠加州高铁项目。《Elon Musk传》中,作者Walter Isaacson透露,Musk坦言此想法源自他对加州高铁的厌恶。

全自动驾驶是Musk承诺的重灾区。2013年,他宣称三年内实现90%的自动驾驶里程。2015年,他预测两年内实现完全自动驾驶。2016年,他又说两年内可跨国召唤车辆,甚至无需触碰充电器完成从洛杉矶到纽约的无人驾驶。2017年,他信誓旦旦地告诉TED大会,年底前将实现跨国无人驾驶演示。然而,这些“明年”目标无一实现。2019年,他宣称特斯拉将拥有百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2024年4月却仅计划在得州奥斯汀推出20辆远程监控的付费无人驾驶服务,远不及当初豪言。

今年4月的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利润暴跌71%,全球销量下滑,赛博卡车需求低迷。Musk却坚称“特斯拉未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光明”,将公司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公司,称其机器人将带来“人间天堂”。他甚至预测,特斯拉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将达千万产量,成为“史上最大产品”。但受中国稀土金属出口限制影响,Optimus的量产日期仍未确定。

Musk的另一大胆尝试是神经链接公司,2016年创立,旨在通过脑机接口融合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2017年,他预测四年内推出产品。2020年,他展示芯片读取猪脑活动的能力,称其为“头骨里的FitBit”。2024年,首个人体试验启动,但研究细节匮乏,引发学界不满。

为何Musk的承诺屡屡落空,投资者却仍趋之若鹜?汽车记者Ed Niedermeyer指出,人们被Musk的财富和愿景蒙蔽,相信他无所不能。Musk自己也深知赌注之重,2022年他坦言,解决全自动驾驶是特斯拉价值的关键,否则“公司几乎一文不值”。然而,面对销量下滑和监管压力,他或许很快会为未兑现的承诺懊悔。2006年的平价家用车梦想,至今仍是空话。明年会实现吗?恐怕没人敢打包票。

本文译自 WIRED,由 BALI 编辑发布。


王摸鱼夏款T恤第二波发布,有粉色和无图速干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