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权威机构的观点(例如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的Nora Volkow博士)认为,成瘾是“一种大脑疾病,因为药物改变了大脑……这种转变可以持续长久,且可以导致许多有害的(经常是自我毁灭性的)行为。”
[-]
然而《欲望的生物学:为什么成瘾不是病》一书的作者Marc Lewis博士则有不同的观点,他说道:“大脑若非高度可变,就成了废物。”这句话看上去是如此简单,以至于并不让人觉得和“成瘾是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大脑疾病”这个被人广泛接受的概念有什么联系,遑论刺破后者的逻辑漏洞了。然而,这正是许多备受尊敬的科学家无法认同现有的成瘾定义和分类的原因,也是他们论据的本质。
他们认为,那些神经科学家们似乎漏掉了这个要点。他们仅仅将人们抓来进行脑部扫描,当发现在摄入大量可卡因或酒精之后大脑产生变化时,就断言“大脑改变了!”。尽管这也没错,但这并不足以证明这些成瘾者的大脑“生病”了。我们对“疾病”的定义界限过于武断,它应该更多地取决于社会价值和道德,而非仅按照逻辑、科学或者其他理性上的准则。
当然了,Lewis跟他的同行一样,承认药物滥用会对大脑产生不小的影响,尤其是负责判断和决策的额前区、与学习习惯相关的背侧纹状体。但这些改变并不像那些权威机构所宣称的那样,永久且不可逆。他的论据主要在于“神经可塑性”——即大脑通过形成新的神经通路来适应新的行为。而那些认为大脑的结构形态会稳固下来的观点兼职荒谬可笑,这在现代科学中已经说不通。
Lewis认为,对于成瘾者而言,将成瘾定义为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是有害的。Volkow则相反,他认为这种定义可以将羞愧、耻辱以及指责从成瘾者身上移除出去。但前者认为,后者会带来宿命论感——“我有病,能怎么办呢?去治呗,治不好的话我也没办法啊,因为我有病。”而许多进行药物成瘾治疗的工作者都见识到了自律、反省、自主是击败成瘾的唯一途径,Lewis对此深有体会。
不过,这是颇具争议的一点。因为人们通常认为,承认自己的软弱是击败自己坏习惯的第一步——这美国90%的成瘾治疗机构所采用的“12步法”中的第一步。
[-]
Lewis在书中引用了一个研究。该研究发现,对于可卡因、□□、酒精的使用者而言,6个月到1年的节制便可使灰质体积恢复到健康基线水平。这是很合理的,节制需要人们不断进行认知努力,而这种认知努力会促使神经键的生成。而更令人吃惊的是,新生长的区域并不完全符合旧消亡的区域——这说明恢复中的成瘾者不仅能够重新获得自控能力,而且会发展出新的自控策略。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成瘾的治疗方式,其最有效的工具是认知和激励(如自主、洞见、毅力、自我原谅等),而没有任何“疾病”可以通过这些过程治愈。疾病是通过医学手段进行干预治疗的(如药物、手术等),但这对成瘾并不管用。
那么假如成瘾不是疾病,它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它是习惯——是强大的、具有破坏性甚至毁灭性的、难以打破的习惯。但只要有正确的帮助和强烈的自主意愿,它就会被战胜。
本文译自 thedailybeast,由 蛋花 编辑发布。
PREV : 手机支付与银行发展的9大趋势
NEXT : 惊为天人的夜光人体彩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