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前应至少咀嚼三十二次?
credit:锐景创意

恰逢午餐时间,你的工作也恰好翻开了新篇章。这次终于不需要在键盘前匆匆吃快餐了,你可以真正地享受一次午休。虽说已经不习惯在餐桌上用盘子刀叉正儿八经地吃午饭了,但你还是下决心坚持到底。你破天荒地决定采纳妈妈的建议,在吞下每一口食物前咀嚼三十二次。

你完全不记得到底多少次咀嚼是对身体有益的。也许是有助于消化,也许是让人更快饱腹。但总而言之还是值得一试的,没准你甚至会晚些时候给妈妈打电话,发自内心地为这种生活哲学来一个迟到的谢谢。

但这不是母亲的原创;事实上,也并不是哪个母亲的主意。“细嚼慢咽运动”归功于维多利亚时代实业家霍勒斯·弗莱彻。在十九世纪后期,他四处传播一种名为弗莱彻主义的吃法。他甚至在自己的《什么是弗莱彻主义(Fletcherism: What It Is)》一书中概述了自己的理论:将食物咀嚼成细小的碎片,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此外他还假设,如果人们能将食物咀嚼成液态,他们的摄入量就会大大降低,从而购买量也会下降,最终能节省更多的钱。

从托马斯·爱迪生到洛克菲勒再到英国富豪弗莱彻都在孜孜不倦地怂恿他人进行100次每每分钟的高速咀嚼,或是直接嚼到液化。他还认为,人们可以选择将这部分食物吞下去或吐出来。所以人们叫他大咀嚼家也就合情合理了。

直到1919年他去世前,弗莱彻足迹遍布英格兰、北欧和美国,传授嚼的越多吃得越少的理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甚至利用自己的在国际委员会的职务,向八十万比利时的饥饿人群展示如何更彻底地咀嚼,以便他们完全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对饿坏了的人来说,这样吃东西全然只是一种煎熬;但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咀嚼时间更久的确好处不少。2009年,印第安纳州西拉斐特的普渡大学研究人员让被测人员分别咀嚼杏仁十次、二十五次或四十次。结果显示咀嚼次数越多,营养物质吸收就越迅速越充分,从而更好地维持体内能量平衡。

咀嚼更多,会让人吃得更慢,几乎百利而无一害。得克萨斯州沃斯堡的得克萨斯基督大学一项2014年的研究表明,人们进食速度减缓,消耗的热量也会相应变少。所以悠然的吃一顿午餐绝对是值得一试的。一旦你真的这样做了,即使你妈妈并没有这样教导过你,但你很可能还是会打电话说谢谢。

本文译自 howstuffworks,由 lnm 编辑发布。

[ 广告 ]
赞一个 (6)

PREV :
N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