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名58岁女子因童年接受的人体生长激素治疗,潜伏50年后患上致命的克雅氏病不幸去世,创下该病最长潜伏期纪录。
在美国,一名58岁女子因一种罕见而致命的脑病——克雅氏病(CJD)——离世,而这场悲剧的根源竟可追溯到她童年时期接受的人体生长激素(HGH)治疗。据《新兴传染病》期刊最新发表的病例报告,这可能是该病有史以来最长的潜伏期,令人唏嘘。
这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是朊病毒,一种异常的蛋白质,宛如生化界的“僵尸”。正常情况下,朊蛋白存在于人体和大脑中,功能尚不完全清楚。然而,当异常的朊病毒出现时,它会诱导正常蛋白变异,逐步侵蚀大脑,导致痴呆甚至死亡。更可怕的是,朊病毒对常规的消毒手段几乎免疫,无论是高温还是化学处理,都难以将其消灭。幸运的是,克雅氏病十分罕见,尽管类似阿尔茨海默病的朊病毒相关疾病更为常见。
这位女子的病程令人揪心。起初,她只是感到轻微的震颤和平衡困难,但病情迅速恶化。仅仅四周后,她住进了医院,几天后便陷入昏迷,再也没有醒来。尸检最终确诊了克雅氏病,并排除了遗传因素。医生推测,罪魁祸首是她在童年接受的来自尸体的生长激素治疗。那时,医学界尚未意识到这些激素可能携带致命的朊病毒。
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部分从尸体提取的生长激素可能被朊病毒污染,导致患者感染克雅氏病。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疯牛病”中,食用受污染的牛肉也可能让人染病。这一发现促使美国和其他国家迅速停止使用尸体来源的生长激素,并转向安全的合成激素。然而,全球仍有超过200人因早期的治疗感染了医源性克雅氏病,其中大多数在治疗后5至10年内发病。但像这位女子这样,潜伏期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案例极为罕见。
她的治疗始于51.3年前,止于42.1年前,具体感染时间难以确定。不过,1977年美国改进了生长激素提取方法,大幅降低了朊病毒污染风险。据此推算,她可能在48.3年前感染。研究者指出,她的基因中存在一种与较长潜伏期相关的突变,这或许解释了为何疾病在她体内潜伏如此之久。
尽管自1977年后,医源性克雅氏病的病例已大幅减少,但研究者警告,类似悲剧可能尚未画上句号。据估计,美国约有7700人在禁令前接受过生长激素治疗,部分人可能仍携带未发作的朊病毒。医生们需要保持警惕,尤其对那些有相关治疗史的患者。
这起病例不仅揭示了朊病毒的狡猾,也提醒我们,医学的进步有时需要付出沉重代价。正如研究者所言:“尽管美国的医源性克雅氏病疫情已显著减缓,但新病例的潜在风险依然存在。”

王摸鱼夏款T恤第二波发布,有粉色和无图速干款
数据加载中...BIU...BIU...BIU...